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是什么?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條件:1。只有當不可抗力和其他不能歸責的合同終止條件出現時,同時履行的抗辯權才消滅。當事人一方因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者逾期履行合同而承擔違約責任的,因其仍在原合同中,同時履行的抗辯權仍然存在。非重復履行合同引起的債務,只要是相互牽連的債務,應當允許同時履行抗辯權的適用。例如,合同終止后,雙方都有權要求對方同時履行義務。另一個例子是,承租人對租賃房屋享有優先購買權,這與業主要求承租人騰出房屋并將其出售給第三方有關。因此,應當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也應適用于產品質量問題與貨款之間的抗辯。因合同無效或解除,當事人在履行合同時涉及財產返還和損失賠償,同時履行的抗辯權也應當適用。行使抗辯權的一方不得有履行合同的優先義務。也就是說,根據合同約定,對方當事人應當首先履行合同義務,或者雙方當事人必須有同時履行合同的約定。但是,對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合同的,無權同時履行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取得同時履行合同的抗辯權。如需方提貨的購銷合同,需方每月1日提貨,每月5日按合同約定付款。因需方在當月5日后提貨,供方有權抗辯要求需方結清貨款,同時履行合同。同時,同時履行的抗辯應當由對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履行履行。履行必須是合同的主要履行部分。違反合同的次要部分不能作為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條件。但合同有特別約定的,另行處理。例如,在正常情況下,買賣合同中的交貨方式不能作為供應商抗辯交貨的理由。但是,如果供方以清倉為目的低價銷售貨物,并要求需方提貨,如果需方不提貨,就違背了供方的初衷。因此,供方可以要求需方提貨作為對交貨的抗辯,即供方同時具有抗辯權。相對人只是部分履行的,應當允許提出對不履行享有抗辯權的一方,即對部分履行享有抗辯權,又稱不完全履行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應當以合同能夠履行為客觀條件。也就是說,如果有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免責,就不會同時行使抗辯權。但是,一方當事人因可歸責事由不能履行的,將成為損害賠償責任或者瑕疵完成責任,另一方當事人也有權同時抗辯履行。同時,這些也是防衛權確立的主要形式和條件。要運用它,首先要肯定一點,那就是它是建立起來的,它的性質和內容也是它必須要用好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合理地使用,使其法律效力也得到充分發揮!通過以上幾部分,我相信大家一定對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或特殊,以上問題尚未完全回答。如果你還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你來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律師會給你一個更專業的答復。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