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受害人受到網絡暴力侵害時,為維護自身利益,可以向侵權發生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由侵權行為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侵權地點包括計算機和其他終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所在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第三條原告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對互聯網用戶、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原告只起訴網民,網民要求增加涉嫌侵權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準許。原告只起訴網絡服務提供者,網絡服務提供者請求增加一個可以確定的網絡用戶作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網絡暴力的危害。網絡暴力混淆真假
真假世界,特別是在互聯網這樣的虛擬社會,真假難辨,但在網絡暴力的不斷沖擊下,真假難辨,善與美來自虛假與丑陋。通常情況下,真相的扭曲不在于信息來源本身,而在于真相在傳播過程中被扭曲和混淆。網絡暴力往往是真相被扭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難分辨真假。在網絡暴力中,參與者的非理性群體攻擊侵害了網絡暴力的當事人,給當事人造成身心損害,直接騷擾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尤其是人肉搜索普及以來,網民不再局限于通過網絡上的文字或圖片攻擊當事人。他們通過人肉搜索,直接將虛擬社會滲透到現實社會,騷擾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在網絡暴力中,受害人有自己的名字,卻找不到具體的傷害對象。正因為如此,參與網絡暴力的網民們懷著法律對公眾不負責任的心理肆意行事。在網絡集體暴力中,網民很少考慮當事人的心理。然而,對網絡暴力的懲罰是不平等的。各方需要道德譴責和法律制裁,但絕對不需要打著正義旗號、打著道德幌子的暴力。除了直接的危害和影響外,網絡暴力的頻繁發生還會影響網民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是人類社會秩序正常運行、構建美好和諧社會的保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做事方式。以學校食堂為例,吃飯的時候非常擁擠,樓梯總是很擁擠,但卻雜亂無章,也就是價值觀起作用。交通規則的原則是一樣的。在一個交通規則還沒有制定,紅綠燈也不存在的世界里,路上的行人和車輛會相互讓路,這樣每個路過的人都能很快到達目的地。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影響著個體的價值觀,進而影響著個體的行為。
網絡暴力沖擊著人們自身的防御體系,原本符合社會倫理道德意識的價值觀也會在網絡暴力的沖擊下被扭曲。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受害人受到網絡暴力侵害時,為維護自身利益,可以向侵權發生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要簽名
2020-12-30無證行醫是否按照醫療事故處理
2021-02-16征地補償費的構成是怎樣的
2021-01-05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