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又稱死亡賠償金,是指因受害人發生各種非正常事故或死亡,有關責任人按照一定標準給予死者家屬一定數額的賠償。它不僅包括死者的喪葬費用,還包括死者親屬的精神撫恤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死亡賠償采取固定賠償方式,即:,賠償數額按照“法院所在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的客觀標準計算,固定賠償期限為20年。這一計算標準既與以往的法律法規相銜接,也不會因主觀計算而導致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注:
1。按照這個計算標準,死亡賠償金是過去的兩倍多。需要指出的是,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三十條的規定,賠償權利人證明其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所在地標準的法院所在地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有關標準計算。
3。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出臺前,《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死亡賠償金,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的平均生活費計算。《國家賠償法》中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是職工上一年度的平均年薪,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沒有具體的標準。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死亡賠償金按照法院所在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按20年計算。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這既體現了人身損害賠償計算的歷史延續性,也與現行相關法律法規相一致。根據人身傷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年齡遞減的起點是60歲,主要依據的是國家統計局的咨詢意見。國家統計局的專家認為,在統計中,預期壽命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而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平均預期壽命為70歲,是指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當然,50歲、60歲甚至70歲的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不一定是70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60歲、70歲和75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78.36歲、81.39歲和83.69歲。國家統計局專家建議,補償遞減期的起征點應調整為60歲,75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與統計結果保持一致。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采納了這一意見。死亡賠償金的范圍比較廣,除了計算標準和計算期限外,還包括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分割原則、因死亡賠償金分配引起的爭議等相關內容。如果您對此有任何疑問,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寫入合同的要約是否有約束力
2020-11-15口頭雇傭關系合法嗎
2021-03-11快遞紅章證明造假如何處罰
2020-11-23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1-20舊城改造有哪些補償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