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貨物運至目的地前,承運人應當承擔運輸過程中的風險,但承運人證明貨物毀損、滅失是由于不可抗力和貨物的自然性質造成的除外。
新《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的司法解釋所取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832條(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承運人應當對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毀損、滅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貨物毀損、滅失是由于不可抗力、貨物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滅失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11條【承運人的賠償責任】承運人對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毀損、滅失承擔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毀損、滅失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貨物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失,以及托運人或者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運輸合同的有關法律法規。托運人應當向承運人準確標明收貨人或者收貨人的名稱、地址,以及交付運輸的貨物的名稱、性質、重量、數量和交貨地點。托運人交付的貨物需要辦理審批、檢驗等手續的,托運人有義務提交有關審批、檢驗等手續。托運人托運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放射性等危險貨物的,托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的規定進行標識、標注,并向承運人提交品名、性質和防范措施的書面材料。承運人應對托運貨物的毀損、滅失負責。貨物運輸合同的主體是托運人和承運人。托運人是委托承運人運輸貨物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托運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貨物的所有人。承運人是指運送貨物的人,主要是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組織。貨物運輸合同涉及收貨人,收貨人是收貨人。托運人和托運人可以是同一人,但多數是第三人。第三人為收貨人的,收貨人為貨物運輸合同的關聯方,貨物運輸合同為第三人利益合同。貨物運輸合同中運輸的貨物包括各種動產,不限于貨物。不動產和無形財產不屬于貨物運輸合同中的貨物。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貨物運至目的地前,承運人應當承擔運輸過程中的風險,但承運人證明貨物毀損、滅失是由于不可抗力、貨物的自然性質等原因造成的除外。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人土地出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10疫情如何申請房屋減租
2020-11-19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