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要約實際交付特定受要約人時,該要約具有法律效力。未經事先聲明,要約人不得撤回或者變更要約,否則將構成違約,并承擔因締約過失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需要明確的是,到達意味著要約的意思表示可以客觀地傳遞給受要約人,而不論受要約人主觀上是否知道要約的具體內容。例如,如果一個要約是通過電傳發送的,而受要約人收到了該要約,他或她由于臨時原因將有時間查看要約的內容。第二,受要約人在承諾中修改原要約條款后,如何確定承諾的效力。即受允諾人同意接受要約的全部條件,并與要約人訂立合同。承諾應當以通知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可以以行為方式作出的除外。承諾的法律效力是承諾一經作出并交付要約人,合同成立,要約人不得拒絕。一項基本原則是,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相同,不得有任何改變。否則,將被視為新的報價。但就解釋而言,它并非鐵板一塊。因為現實中的承諾并不是對“是”或“同意”的簡單回答,承諾是否與要約完全一致也需要判斷。承諾在形式上改變了要約的內容,但實質上沒有改變的,仍然可以視為與要約一致,承諾仍然有效。例如,要約的主要內容與意思表示一致的,承諾只有在要約所附條件或者作出其他變更的情況下,才仍然有效。或者,雖然是形式上的要約,但實質上有若干要約,例如出售若干獨立的或一定數量的替代品的要約,其中一些要約可以被接受。要約在本質上是可分割的還是不可分割的,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分別確定。或者,雖然要約的內容擴展為承諾,但有時可以將其解釋為在承諾的同時對要約的超額部分提出新的要約。
承諾并非絕對不受要約內容的影響。承諾對要約的變更無關緊要的,一般可以認為是有效的,除非要約人及時提出異議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能對要約作出任何變更。撤回要約,是指要約人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撤銷要約。《合同法》第17條規定,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在這種情況下,撤回的要約實際上是尚未生效的要約。如果撤回通知在要約到達后到達,按照通常的通知方式,撤回通知應在要約到達之前或與要約同時到達,其效力如何?我國合同法沒有規定。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對方當事人應當向要約人發出逾期通知。對方當事人怠于通知的,要約人知道情況的,撤回要約的通知視為不遲。要約撤銷是指要約發生法律效力后,要約人撤銷要約,使要約消滅的行為。撤銷要約與撤回要約不同(前者發生在要約生效后)。后者發生在生效之前)。《合同法》第十八條規定,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前到達受要約人。第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一)要約人已經確定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明要約不可逆的;(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不可逆,并已經做好承諾的準備合同的履行。二者的區別只在于時間的不同,在法律效力上是平等的。撤回要約是在要約生效之前作出的,即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撤回要約是在要約生效之后、要約被接受之前作出的,即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前到達受要約人。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未經事先聲明,要約人不得撤回或變更要約,否則將構成對合同前義務的違約。因此,要約人修改要約無效,承諾要約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這是一項基本原則。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你負責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走過仲裁的交通事故還能訴訟嗎
2020-12-12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非法行醫的概念
2021-03-12雇傭童工發生事故雇主應負的責任有哪些
2021-02-03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