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庭后要求某人回家是緩刑嗎?
刑事案件到庭后,基本可以確定他們將被判處緩刑。如果判決是實質性的,他們將在開庭前或至少在審判結束時被送進監獄。他們將不被允許回家。否則,如果真的判刑,再把犯人關進監獄,就很麻煩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緩刑及其處理】被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又犯新罪或者發現有其他罪在判決宣告前尚未確定的,撤銷緩刑,對新犯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依照本法確定前罪和后罪的刑罰,依照第六十九條的規定確定執行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間,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緩刑監督管理的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禁止令的,由情節嚴重的,撤銷緩刑,執行原判。第二,開庭后多久宣判?根據案件性質,量刑時間不同。當庭宣判的,應當在五日內送達。定期宣判的,應當在宣判后立即作出判決書。
如果一個刑事案件不復雜,案情簡單,五到六個月就會結束。如果案情復雜,多次交還,最長審理期限約為兩年。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簡易程序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結;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第二審的審理期限是兩個月。對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和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以及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經省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兩個月,自治區、直轄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個月內宣判,最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或者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變更的,審判期間從變更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案件完成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補充偵查案件的審判期間。
事實上,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雖然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開庭后送回家等新聞屬于緩刑,但根據法律程序和法律規定,這種情況一般屬于緩刑判決。當然,如果發生不屬于緩刑判決的事故,可以聯系律師,律師協會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銷合同甲乙方規定
2021-01-16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