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通則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新頒布的司法解釋。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1)祖父母;(2)兄妹;(3) 其他近親屬、朋友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
只要學校做好了反拐騙、反詐騙等相關安全教育,學校就沒有直接責任。但是,事情已經發生,學校應該盡量幫助家長落實相關的補救措施,責無旁貸。學校對學生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具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弟姐妹;(三)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其他近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對未成年人的監護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從其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的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沒有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因此,監護權是一項基于身份的民事權利。未成年人沒有父母或者其他親屬作為監護人的,其父母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等單位可以作為監護人。學校不能成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法律對監護范圍有明確規定,監護關系不得隨意設立或者變更。因此,監護人送未成年學生到學校學習時,其監護義務不轉移到學校,學校也不會因為接受未成年學生到學校學習而自動承擔對未成年學生的監護義務。根據《民通意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監護職責可以委托轉移。監護人要將部分或者全部監護責任委托給學校,必須與學校達成明確協議。沒有明確的委托協議,不能推定學校接受監護人的委托,對在學校就讀的未成年學生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監護責任。
學校需要對拐賣學生承擔一定責任,但具體責任需要根據拐賣學生的地點和根本原因來確定。學生被拐賣時,家長要求學校負責,學校卻不知如何負責。如果你遇到這個問題,建議你來律霸找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小股東沒有權力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嗎
2021-01-11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怎樣進行公司破產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