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上的房子拆遷時,除了用新的補償金置換房屋外,還能得到其他補償嗎?
現在農村宅基地征收房屋補償政策實行雙向補償,即農民既可以得到房屋補償,也可以得到宅基地補償。兩者并存,補償也不是互斥的。很多人有一種誤解,認為建在宅基地上的房子屬于私有財產,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保護。但對于宅基地補償,不少人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農村宅基地產權屬于村集體,由村集體無償分配給村民使用,故居基地產權屬于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款應該歸村集體所有,而不是歸宅基地使用權。實際上,宅基地雖然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農民有宅基地使用權,因此在房屋被征收時仍可以獲得宅基地的區位補償。首先要理解區位補償價格的概念,它是指拆遷范圍內房屋每平方米的平均土地使用權價值。根據市國土房管局《北京市集體土地和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實施意見》第六項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居住用地補償價格應當按照“在鄉行政區域內或者與國有土地相鄰的區域內,既有國有土地又有集體土地的,區縣人民民政政府可以批準鄉鎮統一參照國有土地和房屋拆遷補償的有關規定確定居住用地區域補償價格或者制定拆遷實施方案。”同時,根據《北京市房屋拆遷補償條例》的規定,宅基地面積補償價計算公式為:
宅基地面積補償價=(當地普通住房指導價-房屋置換新均價)×平均每戶安置面積/平均每戶宅基地面積。因此,當農村宅基地被征收時,被征收農民可以同時獲得住房和宅基地的補償。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認為宅基地得到補償是因為房屋得到了補償。總之,宅基地補償價格與新房價格之和就是農民應該得到的補償價格。計算公式如下: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價格=宅基地面積補償價格×宅基地面積+拆遷房屋重置為新價格
中央紀委辦公廳、監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行為,明確提出要確保被征地拆遷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下降,長期生活有保障的基本補償原則用于征地拆遷。要督促落實補償安置政策法規,做到先安置后拆遷。住房安置應當充分考慮農民的生活習慣和生產需要,妥善解決被征地拆遷農民的住房問題;房屋拆遷應當按照房屋重置成本進行補償,宅基地征收應當按照當地征地標準進行補償,被征地拆遷農民獲得的拆遷補償和政府補助,能夠明顯保障他們購買合理生活水平的住房,按照上述文件的要求,一些地方在拆除宅基地上的房屋后,補償金明顯偏低,存在嚴重問題,難以買到適合居住的安置房,甚至降低生活水平。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通過以上分析,在宅基地被征收時,除了房屋置換補償外,被征收人還可以獲得宅基地位置補償價的補償。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禁止和外國人結婚的人有哪些
2020-12-29律師如何協助追賬
2021-03-14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一)
2020-12-27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