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間接補償原則: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將被征收為國有土地,集體土地將轉化為國有土地,而不是開發(fā)商向農民購買土地。因此,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土地征收補償金由國家支付給失地農民和集體,而不是開發(fā)商或土地使用者。在征地過程中,國家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按年產值等標準執(zhí)行,一般控制在幾萬元以內。很多國家重點項目可能因為政策和法律的關照而更低,但在國有土地出讓時,每畝土地的出讓價格可能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過去,農民朋友在協(xié)商中反映這個問題。據(jù)此,他們認為村干部和地方領導截留補償款是因為不懂法律。二是堅持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原則。二是確保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原則:由于土地是農民維持生活和進行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為了防止失地后農民基本生活水平下降,《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被征地農民不符合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提高征地補償標準,但提高的安置補助和土地補償費標準不得超過前三年被征地平均產值的30倍。也就是說,以土地年平均產值的30倍作為征地補償?shù)淖罡邩藴省H绻鞯厍叭昶骄a值為1500元,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最高補償標準為4.5萬元。此外,還有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用。土地管理法《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切實措施,確保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要依法足額、及時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依照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支付的土地補償款和安置補助費,不能維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由省人民政府支付,自治區(qū)、直轄市批準增加安置補助。如果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額達到法定上限,不足以維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的生活水平,當?shù)厝嗣裾梢杂脟型恋赜袃斒褂檬杖胗枰匝a貼。”這一規(guī)定進一步保障了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交通事故占據(jù)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yǎng)權?
2021-02-07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zhí)行仲裁裁決
2020-12-18搭順風車發(fā)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yè)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