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農村家庭成員土地后獲得的補償能否作為遺產?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遺產糾紛案,裁定土地補償不屬于遺產范疇,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家住烏魯木齊新城區安寧渠鎮某村的張某、張佳、張毅、張兵、張丁是杜馬的孩子。其中,大哥張某于1984年去世,留下妻子錢震和張兵4個孩子。由于丈夫早逝,馬某與4個兒子張兵同居,戶籍在小兒子張丁名下。1999年,在安寧曲鎮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中,馬某以家庭承包的方式承包了3.4畝土地。2004年6月,馬某因病去世。2013年,張兵承包的16.6畝公路建設用地被征用了一半,他得到了178萬元的補償。
張家、張毅、張丁、錢震認為,張兵種的是母親馬某的承包地,張兵征收的8.3畝承包地應包括母親承包地的一半(1.7畝),而征地補償款36.5萬元應認定為馬某的遺產,依法應由合法繼承人繼承。今年1月,張家、張毅、張丁、錢震未能與張兵交涉。他們向新市區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張兵賠償原告29.2萬元(扣除張兵應繼承的部分)。張張辯稱,馬媽媽的戶口在張丁名下。根據《土地承包法》的相關規定,母親承包的土地應登記在張丁名下,因此政府支付給張兵的土地征收補償款不是母親的遺產。4月3日,法院工作人員到安寧渠鎮某村調查該村土地承包情況。村委會主任說,由于該村1999年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數據在2002年被燒毀,沒有具體的土地分配數據,因此無法確認馬某承包土地時與誰在一起。庭審中,法院通知張華等人依法參加訴訟。4月11日,錢震向法院申請撤訴。在審查了案件后,法院裁定允許她撤回訴訟。
法院審理此案后認為,根據我國《繼承法》,個人承包所得可以繼承。征地補償是國家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給予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補償。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將補償款撥付給失地農民,用于失地農民的預期損失補償和安置,保障失地農民今后的生產生活。因此,征地補償在性質上不屬于合同收入,不能納入遺產范圍。
此外,法院認為,馬某于2004年6月去世,賠償金是在馬某去世后幾年支付的,土地賠償金不歸死者家庭原合同人口。據此,法院認為,張家等人不能證明征地補償金是馬某遺產的事實,其訴求不能成立。
記者潘從武
通訊員范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