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強制拆遷程序的法律責任是什么?暴力拆遷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1)暴力侵犯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暴力、威脅、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房屋、報復對舉報人、控告人、綁架被拆遷人、公安機關,侮辱、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可以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侮辱罪、誹謗罪、非法侵入住所罪、報復罪、陷害罪。(2) 暴力毀壞財物、強拆房屋:可以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3) 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監督部門拒不查處違法行為,公安部門接警后不出警,逾期不出警、不予立案、不予處罰或者擅自出警濫用職權等,可以構成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罪,非法低價轉讓土地罪有土地使用權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等。強制拆遷程序政府作出問責決定后,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提前15天告知被拆遷人,做好宣傳和解釋工作,盡量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
如果被拆遷人在通知規定的期限內沒有自動搬遷,行政機關可以正式實施強制搬遷。
在強制拆遷過程中,應當組織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負責人和被拆遷單位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的見證人,由公證部門保存被拆遷房屋及其物品的證據。實施強制拆遷時,應當有被執行人在場。當然,如果他拒絕出席,執行機關的執行就不會受到影響。
保存被強拆房屋證據時,公證機關應當通知被強拆人到場。拒絕出席的,公證人應當在筆錄上記載。公證員應當組織對所有物品逐一清點登記,并做好分類記錄。上述活動的時間、地點應當記錄在案,由兩名全權人員核對,公證人和在場人員簽名。被拆遷人拒絕簽名的,公證人應當在筆錄中記載。
貨物經清點登記后,運至指定地點,交由被執行人簽收。不能立即移交被拆遷人的,被拆遷人應當將物品存放在適當的倉庫內。同時,被拆遷人應當發出通知,通知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領取物品。逾期不領取的,由拆遷人辦理押金。強制執行騰出的房屋,由審判機關接管。
對于您提出的“違反程序強制拆遷的法律責任是什么”的問題,我們已經理清了。違反程序強制拆遷的法律責任包括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也可能構成故意毀壞財產罪。一些監管部門也有責任不去管理。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您咨詢利巴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土地流轉法規的內容
2021-03-02個人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6廠房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14建筑一部分在拆遷紅線中,是否全部拆遷
2020-11-14宅基地沒有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8國務院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
2021-02-18華南地產論語:三舊改造改得太快 十年后沒地用
2020-12-02農村征地對于沒有房子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