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過程主要受《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的制約。對土地制度的產權、使用、規劃、收益、管理、農用地征用等都有詳細規定。根據我國憲法,國家征用土地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土地管理法將“公共利益”定義為“經濟、文化、國防建設和社會公用事業”的需要,《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條也將“列入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或者允許建設的國家建設項目”列入“公共利益”范疇。
盡管有上述法律限制,“公共利益”的定義在實踐中仍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即使是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如何認定其是否屬于“經濟、文化、國防建設、社會公用事業的設立”的需要,也是一個難以界定的問題。因此,出現了地方政府設立開發區是為了地方政績和既得利益而招商引資,而不是為了社會公共利益。更重要的是,事實上,為了企業的經營目的,大量的項目已經成為“列入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或獲準建設的國家建設項目”。
由于我國法律對征地條件的界定缺乏詳細規定,在實踐中,濫用和故意曲解法律規定的現象比比皆是,造成征地失控和耕地流失,需要通過完善征地法律制度加以解決土地征用和適當采用程序法。
2。完善審批權限實際上,征地審批權限已經由法律作了詳細規定。1982年《建設征地條例》第八條規定了征地審批權限:(一)征用耕地、園地1000畝以上和其他土地1萬畝以上的,由國務院審批;(2) 在直轄市郊區征用土地,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三)在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郊區征用土地,由城市人民政府審查(四)征用耕地、園地3畝以上,林地、草地10畝以上,其他地區20畝以上的其他用地,由所在縣、市人民政府審查,報省級人民政府審批。低于限額的,由縣、市人民政府批準。它還規定:“建設項目所需的土地,應當按照總體設計一次報批,審批權限的規定也見于《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下列征地,由國務院批準:(一)基本農田;(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3) 但其他土地超過70公頃,由于監管制度的不完善,征地審批制度不能完全落實,審批權限的剛性規定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嚴格執行。越權審批、瞞報漏報、整蠱等案件在縣、市、省各級相當普遍。而且,由于上述對“公共利益”的界定不清,在審批過程中容易遇到困難,這就提供了誤判、誤判的可能,也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謀取利益創造了極大的機會。因此,完善審批制度,首先,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征地目的的事前審查,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中的征地審批制度;其次,要建立事后救濟制度土地征收正當目的審查制度。當土地征收目的不合法時,應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方式,重新審查土地征收目的的合法性。另外,對于難以界定的情況,要召開聽證會,參考群眾意見作出決定。關于節約用地,法律有明確規定:1982年《國家建設征地條例》第三條規定:“節約用地是我國的國策。所有建設項目必須遵循經濟合理的原則,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壞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特別是菜地、園地、集約魚塘等經濟效益高的土地。”各地區,特別是大城市郊區和人口密集地區,要按照土地利用規劃,嚴格控制所有建設用地。”。1986年取代《國家建設用地征用條例》的《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壞地的,不占用好地。”
但是,這些法律法規的規定并不完善。雖然節約用地的對象有明確的界定,但對節約用地的時空因素沒有詳細的規定。因此,由于這些規定,出現了“不征而用”、“多征少用”、“早征后用”等利用法律漏洞謀取利益的現象。近年來,浪費、濫用、囤積土地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以“開發區熱”、“房地產熱”、“人造景區熱”為代表的嚴重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因此,實施節約用地首先要完善節約用地法律法規的細節。只有在法律上嚴格規定節約用地的具體細節和操作規范,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利用法律漏洞牟利的問題;其次,加強中央對節約用地具體實施情況的監督,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使法律法規發揮實際作用;此外,事后治理工作也能起到補亡羊補牢的作用。目前,我國治理“開發區熱”等問題已初見成效。完善征地補償法的關鍵在于補償計算標準和補償分配的完善。目前,我國征地補償標準主要是指199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移民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征地補償費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征地補償費征地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其余由地方政府自行確定(李軍,2004)。該條還規定:“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不能維持需要安置的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但這種計算方法是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只是適當提高了標準,沒有在公式計算中加入市場因素。不僅在內容上不能體現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而且在數額上也不能滿足補償失地農民維持生活水平的要求,扭曲了征地補償的機制和目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被征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征地補償收支情況向其成員公開,接受監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和其他有關費用。”。但由于缺乏相應的保障監督機制,事實上,征地補償費的使用和管理非常混亂,鄉、鎮、村、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截留現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名稱變更是否需要工商變更
2021-02-24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