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第三方支付法律風險
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供的是一種信用中介服務,而第三方支付企業是否是交易中的一方,是否屬于金融機構,是否應該接受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以及法律屬性、責任歸屬等方面都亟待相關法律進行規范,此外,第三方支付派生了信用擔保、虛擬賬戶等多樣化的網上支付服務,這些都使得第三方支付市場存在著潛在的問題和風險,需要一定的法律規制。
第一,立足市場,鼓勵創新。第三方支付方式是適應市場需求而產生的,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應該立足于市場,使市場資源合理配置,避免以往脫離市場、一方就亂、一管就死的現象發生。另外,監管部門應該避免不成熟的監管措施阻礙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而應該助推第三方產業的進程,因此,盡管不能規定過細,要為未來的發展和創新留有空間。
第二,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監管制度和體系。中國人民銀行應該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形成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主,專門的監管機構和行業協會為輔的監管體系,建立健全第三放支付監管制度,完善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嚴格規范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目前央行實行的牌照制度,有效地提高了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的市場準入門檻,大大提高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整體質量。
第三,金融監管與法律監管并行。一方面,應該加強第三方支付的日常金融監管,防止洗錢、信用卡套現、欺詐等金融犯罪的發生,建立信息保護制度,記錄、保存所有交易,及時匯報可疑交易,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加快對非金融機構提供的網上支付業務的監管和規范的立法進程,為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提供立法保障。
第四,規范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建立信用評級支付。央行在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頒發牌照的同時也應該明確指出具體的業務范圍,并且,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買方和賣方的中介,承擔代收代付的義務,為了買賣雙方的利益不受侵害,應該建立信用評級制度,淘汰信用度低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規范市場的發展。
第五,加大人才技術投入,建立系統、完善、可靠的安全管理體系。第三方支付機構應該加強內控機制好風險管理,強化安全技術標準,建立對相關工作人員操作權限的授權制度、職責分離制度、緊急狀態應急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交易數據保管制度等,加大硬件技術的投入,規避虛假、錯誤交易指令的發出,防止釣魚軟件的入侵,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迅速,潛力無限,同時風險并存,我國應該循序漸進,保證第三方支付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同時加強監管力度,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堅持以規范促發展的原則,為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創造合適的法制環境,使我國整個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市場朝著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要想規避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風險,應該建立健全一個比較可靠的安全管理體統。并且加強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督,防止一些違紀的發生。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父母房產繼承有糾紛怎樣保全
2021-01-05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