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房屋抵押權的沖突通常表現為再抵押和重復抵押。
再抵押又稱平衡抵押,是指在設定同一房屋價值的一部分抵押權后,對同一房屋的剩余價值設定其他抵押權,即每一抵押關系不重疊,而且擔保債務總額不超過房屋總價值。重復抵押是指抵押人對同一房屋設定抵押權后,向其他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行為。重復抵押使同一房屋上的若干抵押權人形成若干抵押關系,其擔保債權的總價值超過該房屋的價值。我國《擔保法》確認了再抵押的法律效力。《擔保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財產抵押后,財產價值超過有擔保債權余額的,可以重新抵押,再抵押制度為充分發揮財產價值、促進民事主體融資提供了制度安排。主要原因有:(1)重復抵押的制度安排符合意思自治原則。貸款人和借款人都愿意接受重復抵押的安排,并在知情的情況下簽訂重復抵押合同,表明其愿意承擔重復抵押的風險。重復抵押制度為民事主體的融資便利提供了制度安排。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融資便利對民事主體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法律制度安排應為民事主體融資提供最經濟、最便捷的工具,而不應成為民事主體融資的桎梏。(3)實踐上,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雖然當事人提供抵押融資,但真正依靠抵押擔保債權實現的并不多,抵押在債權實現中主要起著心理作用。我國對重復抵押的《擔保法》持否定態度,但在《物權法》中卻沒有規定。《擔保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抵押人擔保的債權不得超過抵押物的價值”,理論上對《擔保法》這一規定有肯定和否定之分。筆者認為,基于充分保護抵押權人權利的立法意圖,對于普通債權,應當明確確認重復抵押的擔保效力。因為禁止重復抵押,不僅是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干涉,而且是對抵押擔保目的的違背,不利于抵押人對財產權利的行使和財產經濟效用的發揮。而且,抵押物的價值也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這不是一成不變的。實踐中,屬于平衡抵押的情況時有發生,但由于抵押物估價不當或市場環境的變化,形成重復抵押的情況。因此,對于普通債權而言,應當確認重復抵押的效力。但筆者同時認為,對于銀行債權而言,重復抵押的擔保效果不應輕易認定。由于銀行債權不同于一般債權,它與國有資產有關。如果允許重復抵押,那么在實際操作中,就會出現銀行內外人員串通、重復抵押、套利銀行貸款等行為,導致銀行不良資產的膨脹和國有資產的流失,影響國家經濟秩序的穩定和經濟發展。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2-28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9離婚后不帶孩子一方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12-09公司章程能否對召開股東會的通知方式進行規定
2020-11-10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