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可以幫助債務人獲得債權人的信任,爭取為自己借款的機會,延長貸款期限。抵押權的設立會導致財產所有權的瑕疵,不能再隨意買賣。那么什么樣的財產可以抵押,受監管的財產可以抵押?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擔保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在《民法典》生效之前,它規定可以抵押的財產必須是獨立的、特定的,具有交換價值和轉讓價格同時存在的價值。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類:
(1)建筑物及其土地附著物主要是房地產。(2)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因建筑物或者其他工作物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3) 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征求意見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4) 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5) 在建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六)卡車等運輸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規不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受監管財產能否用于抵押?
受監管財產能否用于抵押,主要取決于我國法律對抵押權的禁止。下列財產不能用于抵押:
(1)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權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依法或者按照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者集體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2) 耕地、宅基地、私有地、私有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經用人單位同意抵押的荒地的土地使用權和鄉鎮企業廠房抵押的建筑物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除外。(三)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益性機構和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公益性設施,但公益性機構和社會團體以公益性以外的財產抵押自己的債務的除外設施。(四)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不明確或者有爭議的財產,即權利瑕疵的財產。如果權利歸屬不明確,抵押可能造成他人權益的損失。因此,權屬不明的房產不能抵押。(5) 依法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雖然依法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所有權仍屬于財產所有人,但財產處于強制狀態。強制期間,除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外,任何人不得占有、使用或者處分該財產。《擔保法》禁止對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進行抵押。可見,房產被監管后,當事人無權對房產進行處理,因此被監管的房產不能用于抵押。
以上是一些關于抵押品的知識。抵押權有助于交易的順利進行,也是保護債權人利益的有效途徑。建議在抵押前詳細了解抵押相關法律法規,防止因糾紛造成的損失和不便。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1-02-25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