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人的留置權是什么?《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是:
根據合同法第366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寄存人應當向寄存人支付報酬,以及報酬的數額、方式和地點。當事人有約定的,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向保管人支付報酬,即保管費。所謂其他費用,是指托管人為保管存款而實際支付的必要費用。法律對“其他費用”的處理方式如下:
首先,當事人約定應當支付定金,寄存人保管定金發生的實際費用已計入報酬(保管費)。第二,當事人約定保管金應當免費保管,但可以約定由保管人支付保管所發生的實際費用。約定的,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辦理。即使沒有這樣的約定,根據公平原則,存款人也應當支付實際的保管費用。寄存人違反約定未支付定金費(報酬)等費用的,寄存人對定金享有留置權,即有權按照財產價款或者拍賣、變賣財產的價款支付。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我國《證券法》的規定,存款人扣留存款后,應當給予存款人不少于兩個月的履行義務時間。存款人逾期不履行債務的,可以處分留置財產。此外,在此期間,保管人仍有妥善保管保管保管物的義務。保管不善致使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不得行使留置權。因保管合同產生的債權,債權人享有的留置權雖然是法定留置權,但當事人可以約定不行使留置權。《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應當保留的物。”。比如,寄存人寄存的手表是寄存人繼承的,這對寄存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可以在合同中與寄存人約定,即使寄存人未按約定支付保管費,寄存人也不得留置手表。
在此基礎上,本文對同業拆借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由此可見,如果存款人逾期仍不履行債務,可以處分留存的財產。此外,在此期間,保管人仍有妥善保管保管保管物的義務。保管不善致使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改違法征收該如何維權
2021-03-16什么是勞動監查,勞動監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31禁止和外國人結婚的人有哪些
2020-12-29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