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人的留置權是什么?《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是:
根據合同法第366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寄存人應當向寄存人支付報酬,以及報酬的數額、方式和地點。當事人有約定的,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向保管人支付報酬,即保管費。所謂其他費用,是指托管人為保管存款而實際支付的必要費用。法律對“其他費用”的處理方式如下:
首先,當事人約定應當支付定金,寄存人保管定金發生的實際費用已計入報酬(保管費)。第二,當事人約定保管金應當免費保管,但可以約定由保管人支付保管所發生的實際費用。約定的,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辦理。即使沒有這樣的約定,根據公平原則,存款人也應當支付實際的保管費用。寄存人違反約定未支付定金費(報酬)等費用的,寄存人對定金享有留置權,即有權按照財產價款或者拍賣、變賣財產的價款支付。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我國《證券法》的規定,存款人扣留存款后,應當給予存款人不少于兩個月的履行義務時間。存款人逾期不履行債務的,可以處分留置財產。此外,在此期間,保管人仍有妥善保管保管保管物的義務。保管不善致使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不得行使留置權。因保管合同產生的債權,債權人享有的留置權雖然是法定留置權,但當事人可以約定不行使留置權。《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應當保留的物。”。比如,寄存人寄存的手表是寄存人繼承的,這對寄存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可以在合同中與寄存人約定,即使寄存人未按約定支付保管費,寄存人也不得留置手表。
在此基礎上,本文對同業拆借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由此可見,如果存款人逾期仍不履行債務,可以處分留存的財產。此外,在此期間,保管人仍有妥善保管保管保管物的義務。保管不善致使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電子商務法全文內容是怎樣的
2021-02-03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