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留置權的主體是什么?貨物留置權的主體是什么?
在水上貨物運輸中,無船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屬于水法第40條“承運人”的范疇,那么誰有權對貨物行使留置權呢?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理解《擔保法》關于“依合同占有財產”的規定。首先,對《條例》中“合同約定”的理解。在水上貨物運輸中,雖然托運人與實際承運人之間沒有直接的運輸合同,但我國合同法對當事人之間訂立合同采用合同自由原則,即雖然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履行了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的,視為合同成立。實際承運人和實際托運人之間存在這種虛構的合同關系。在司法實踐中,托運人可以根據虛擬的合同關系直接向實際承運人行使相關的合同權利。同樣,實際承運人也應當能夠根據虛構的合同關系扣留托運人的貨物。二是對“占有”的理解,即合同承運人是否能夠保留未交付的貨物。我們認為,占有是指對事實上的物的控制和支配,屬于能夠產生法律效力的事實狀態,而對一物的占有只能有一種事實狀態。因此,應當排除實際承運人和合同承運人同時占有貨物的情形。合同承運人雖然持有提單等物權憑證,但其對貨物的實際控制必須由實際承運人在提貨前實現。因此,我們認為,合同承運人不具備根據實際承運人簽發的提單在提貨前占有貨物的條件,不能對貨物行使留置權。根據我國《擔保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貨物留置權的實現有兩個條件。第一,合同未約定債務履行寬限期的,債權人應當確定兩個月以上的期限,并通知債務人在該期限內履行債務。在這里,“兩個月以上的期限”是實現貨物留置權的條件,這與“履行通知期”在設立貨物留置權的要件上有所不同。二是債務人逾期仍不履行債務。本案中,實際承運人在某一地區行使燃油留置權后,未按照擔保法的規定給予托運人超過兩個月的債務履行寬限期,也未告知托運人應當及時支付運費。托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處理剩余的燃油,應當承擔非法實現留置權的賠償責任。在此基礎上,對貨物留置權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因此,根據我國擔保法的相關規定,貨物留置權的實現應當滿足兩個條件:合同未約定債務履行寬限期的,債權人應當確定兩個月以上的期限;債務人逾期仍不履行的。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可以公證嗎
2021-02-04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