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詐騙能否返還雙倍定金?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以欺詐手段簽訂的合同無效。被害人可以要求對方返還定金并賠償損失,但不能要求雙倍定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下列合同: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訂立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當事人的變更請求。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無法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約定一方向對方支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價或者追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合同欺詐的行政責任,合同欺詐的介入使相對人的意思按照欺詐人設計的方式運作,相對人所表達的意思實際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為人的意思。它破壞了合同當事人的平等地位、平等交換原則、交易的自愿性和社會信用。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鎖”鎖住了對方的自由,縱容了行為人濫用權力。欺詐行為曝光后,人們對“真實交易的精神事件”總是心存疑慮和恐懼,被視為神圣的“真實交易的精神事件”成為一種精神恐怖。合同欺詐使參與交易的人感到不安全,使市場缺乏穩定的信用支持。合同自由法因合同欺詐的濫用而無法實現。如果任其發展,許多不穩定因素將潛伏在社會中,從而導致公民與政府的對抗和社會的不穩定。因此,除了民事責任外,合同詐騙還必須受到政府的懲罰和打擊。這不是對契約自由的限制,而是對契約自由的保護。事實上,“契約行為自由”的限制性原則——誠實信用、反欺詐、反脅迫、反利用他人危險等,一直保持相對穩定。國家對合同的干預是為了保證民商法原則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實現自由競爭。正因為如此,《查處利用合同進行違法活動暫行規定》和《禁止證券欺詐暫行辦法》應運而生。
合同詐騙的行政法律責任:一是要承擔一定的懲罰性經濟義務,通過經濟處罰強制教育;二是對嚴重違法行為吊銷營業執照,退出市場經濟處罰,警示后人。從法律規范的角度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查處利用合同違法行為暫行規定》立法水平過低。建議對合同詐騙罪的規制應從規制或法律層面進行立法。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詐騙所簽訂的合同無效,受害人可以要求對方返還定金,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但不能要求返還雙倍定金。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