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中旬,阿英與王某關系存續期間,王某與姐姐與拆遷單位簽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雙方約定,拆遷單位應拆除嘉定區王某及其妹妹名下的一套房屋,并支付賠償金23.9萬余元;還約定,如果被拆遷人選擇位于銅川路的房屋安置,購房款30.5萬元以上,房屋面積以實測為準。同日,雙方還簽署了補充協議。王某和姐姐選擇了同等價值貨幣補償的產權房。扣除各類獎勵費和過渡費16052元后,王某和姐姐辦理入住手續時仍需繳納5萬元。王和她的姐姐都簽署了上述協議。后來,在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時,只有姐姐王某華出面簽了合同,在銅川路拿到了一套面積85.23平方米的房子。房子已經實際入住,還沒有登記。2007年10月底,王某向阿英提起離婚訴訟,離婚判決書于2008年1月下旬生效。離婚后,王某住在華山路的房子里,而阿英住在雁蕩路的房子里。2008年7月,阿英起訴前夫王某和姐姐,2007年1月因房屋拆遷,兩人在銅川路共有85平方米的住房。然而,預售合同簽訂后,買主成了她的姐姐。前夫王某惡意放棄了她應有的財產權,損害了她取得合法財產的權利,要求前夫王某放棄華某支付的房屋折價20萬元。
法庭上,前夫王義華辯稱,本案涉及的房屋安置協議是他和妹妹簽訂的,但他不是權利人。他只是受父親委托,與搬遷部門簽訂了一份合同,補充協議規定,他需要支付5萬元購房款,而購房款也僅由姐姐一人出資。房子與此無關,所以他要求拒絕阿英的申請。
法院認為,王某與妹妹與拆遷部門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和《補償協議書》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雙方當事人合法。對賠償性質沒有約定,平均賠償金額為2.3萬余元。其中,王某名下的份額應視為與阿英夫妻共同財產。現在房子已經辦理了入住手續,5萬元的差價款已經交給了拆遷單位。在王某不提供證據的情況下,應認定該款項由王某及其妹妹共同支付,王某的份額也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法院確認,該房屋的各類補償款和應付賬款為30.5萬余元,阿英的實際份額為76351.25元。在本案涉及的房屋買賣合同中,購房者只是王某的妹妹。如果阿英認為王某故意放棄預期利益,在購房過程中有過錯,可以要求民事賠償,遂作出一審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