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以150萬元的價格將一套房子賣給了丈夫的哥哥后,后悔自己因為常年居住在美國,不了解國內市場而低價出售。因此,她起訴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一審敗訴后,王女士提出上訴。昨天上午,該案二審在市第二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王女士的丈夫和被告王先生是兄弟,關系很好。由于王女士夫婦常年居住在美國,他們計劃以自己的名義出售豐臺區一套66平方米的房子。王先生提議買它。
王女士后來到一審法院說,2012年12月,王先生提出以150萬元的價格購買。2013年7月23日,回家后,她與丈夫簽訂了購房合同,并于當日辦理了過戶手續。回到美國后和同學聊天才知道,這套房子的市場成交價不低于250萬元。
“我們在美國住了10多年,對判斷北京房地產交易價格缺乏經驗。被告人利用我們的觀點和對親屬關系的信任,讓我們相信他提出的房價,導致了重大誤解,導致雙方簽訂的合同不公平。”為此,王女士起訴要求解除合同。截至目前,王先生尚有40萬元房款未支付給原告。王先生說,他和原告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達成協議,約定的房價接近2012年12月的市場價格。雖然原告和妻子在美國,但他們對互聯網信息有很強的控制力,經常和家人通電話。他們對北京的房價非常清楚,因此不存在重大誤解和明顯的不公平。原告回家后,找了很多理由將房子轉讓回去,但合同已經簽訂并履行完畢。另外,他與原告有親屬關系,房屋總價低于市場價的三分之一是正常的。一審法院認為,雙方簽訂的存量房買賣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強制性規定,屬于有效合同。150萬元的價格由雙方通過電子郵件協商確定,一旦達成,對雙方均有約束力。原告回國后,雙方沒有重新協商房價,而是直接辦理了過戶手續。可見,雙方約定的房屋買賣事項及房價已于2012年12月9日協商確定。原告以價格過低、明顯不公平為由,不支持解除合同的請求。之后,王女士上訴要求變更判決,解除合同。昨日,王女士當庭表示,證據顯示,王先生先是提出用150萬元買這套房子,并提到賣給別人會比較貴。正是這讓丈夫想到,弟弟的實際身價是3萬多元、5萬多元。她說,如果她知道市場價格比約定價格高出幾十萬元,她就不會簽合同了。不過,王先生表示,約定的房價接近評估價,這不是什么大誤會。雙方最初協商130萬元,但對方不同意,隨后通過電子郵件決定150萬元。當時,周邊房價為130萬元。
王女士反駁說,丈夫回復郵件并沒有表達自己的意圖,不能完全代表她。過戶后,雙方都商量了退房事宜,王先生也表示同意。郵件確認有效的,雙方退房協議同樣有效。
王先生當庭同意賠償5萬元,但王女士堅持要回房子賠償對方。”“我們有住房需求,孩子們要回北京工作了”,法院將擇日宣判。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如何協助追賬
2021-03-14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作用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