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事實:高女士通過中介公司買房,買房時沒有購房資格,最終也沒有實際購房。由于高女士沒有支付中介公司的中介費,她被起訴至法院。近日,順義法院審結了因違反住房限購政策引發的中介合同糾紛,最終判決高女士只需支付中介公司中介活動的合理費用,而不需支付中介費。
中介公司稱,高女士委托她為房屋銷售提供中介服務。2011年8月,在公司的幫助下,高女士與公司及外地人邱某簽訂了《北京市存量房買賣合同》、《銷售定金協議》、《中介服務合同》、《過戶、按揭代理合同》等協議。高女士應在簽約之日支付中介服務費,但她聲稱自己沒有錢,于是開具了借據。現在沒能按時交所欠費用,公司就要求高女士交1.8萬元中介費。
高女士辯稱,她委托中介公司提供中介服務時,沒有購房資格。當時她正在北京申請住房資格,但對方工作人員告訴她,資格可以申請,即使不能申請,她也可以幫她,于是帶她去看房。雖然她簽了《北京市存量房買賣合同》、《銷售押金協議書》、《中介服務合同》、《過戶、按揭代理合同》、《購房承諾書》等協議,但她在簽訂前并沒有閱讀合同內容。后來,因為邱某不想賣房子,她與賣房人邱某協商,雙方解除了之前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和定金協議。她并沒有實際購買訴訟中涉及的房屋,因此不同意支付公司的中介費。
法院經審理裁定,高女士只需向中介公司支付2000元的合理中介活動費。法官稱,一方面,高女士與邱先生在中介公司提供中介服務后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高女士、邱先生與中介公司在中介服務合同中確認高女士將支付代理費。因此,雖然高女士稱自己不具備購房資格,在未閱讀相關合同和購房承諾書的情況下簽字確認,但法院認為,高女士作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應當具有足夠的識別和控制能力,故不作此認定接受她的借口。
另一方面,中介公司作為專業的房地產中介公司,明知高女士沒有購房資格,卻與她簽訂了購房合同,這也存在一些過錯。綜上所述,由于高女士并沒有實際購房,所以她不用交中介費。因此,法院最終作出上述判決。
相關法律知識:
中介合同是指中介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為訂立合同提供媒體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在民法理論中,中介合同又稱為中介合同或中介服務合同。經紀人是向對方報告訂立合同機會或提供媒體服務訂立合同的一方,委托人是接受機會并支付對方提供報酬的一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哺乳期女職工可以停保嗎
2021-03-10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半年前說要拆遷,賓館停業半年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10公司拆遷補償員工證明
2020-11-21賓館拆遷補償應該包括哪幾項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