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購房、裝修材料等重大支出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為“團結就是力量”。他們通過網絡或其他方式組織起來與商家討價還價,維護自己的權益。一段時間以來,集體采購已經成為便宜實惠的代名詞。雖然“團購”的結果可能會讓消費者得到相應的折扣,但目前這種購買方式還處于商業行為的自然狀態,因為沒有好的制度保障,所以經常出現問題。目前,大部分“團購”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連接的,業主之間的聯系也不多,幾乎都是密友,因此團購隊伍并不穩定。而“量決定價”,這是“團購”最重要的因素。商家對能達到的產品數量有嚴格的折扣配額限制。如果裝修業主對自己需要的建材數量不清楚,或者原來協商的人減少了,數量就會改變,折扣率也會改變。主辦方將不得不重新協商,商家給出的價格將再次上漲,業主將承受更多的困難。由于組織的松散性和隨意性,一些商家還擔心“團購”活動會擾亂經銷商的價格體系。因此,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后往往很難達成協議。另一種情況是,一些“團購”主辦方對自己計劃購買的裝飾材料了解不多,無法讓參與者在購買過程中獲得實惠。一些商家表面上給出了折扣,但實際上并沒有巧妙地實現各種名稱。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被告知散熱器的安裝價格低于北京市場同類品牌的安裝價格。因此,“團購”成本更高。
一般來說,參與集中采購的消費者事先對產品質量有充分的信任,更注重折扣,而忽視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價格打折,質量和服務不打折,這是“團購”的硬道理。此外,消費者還應警惕“團購”的陷阱——商家委托。消費者對“團購”的熱情和龐大的銷售額讓商家看到了它的盈利能力,于是開始尋找“苗圃”作為發起人操縱“團購”,從中牟利。要組織一次“團購”,除了專業的“團購”組織者外,更是業主自愿組織大家。從網上組織報名開始,主辦方要經過電話通知、數據統計、成立幾個產品分類責任小組、與商家洽談、收付貨款、與廠家簽訂預購合同、至少開兩三次會等過程。因為這個過程實在繁瑣,承擔這一重任的業主往往感到筋疲力盡,不得不放棄一些原本更高的標準。面對層出不窮的“團購”,消費者應該提高警惕,睜大眼睛。他們不應該盲目地認為,一大批人的選擇一定是正確的選擇。在加入“團購”之前,首先要了解市場商品的質量和價格,然后找到適合自己的“團購”;要與正規商家合作,簽訂完整的采購合同。總之,只有一切有保障,才能讓“團購”畫上圓滿的句號。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