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認為,限制經營范圍對權利和能力的意義在于保護股東和債權人的權益。因為公司的經營范圍不僅反映了公司的權利和能力,也反映了公司的經營風險。股東根據經營范圍作出投資決策。交易相對人可以根據公司的經營范圍來判斷其與公司簽訂的合同是否超出公司的經營范圍[3](2)能力限制理論認為,公司的權利能力僅受其性質和規(guī)定的限制。公司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其經營范圍的限制只是能力的限制
根據這一理論,公司經營范圍以外的行為與無行為能力的自然人的行為相似,具有不確定的效力。如果事后修改公司章程以取得行為能力,該行為將因修改而完全生效,學者們認為,任何超出權利能力限制理論所主張的業(yè)務范圍的行為都是無效的,這顯然不利于保護對方當事人和交易安全。而且容易給公司推卸責任的機會。而采用能力限制理論可以兼顧股東和對方的利益。梁星教授持此觀點,認為《民法通則》第四十二條,《公司法》第11條和《合同法》第50條采用了能力限制理論[4]該理論認為,公司的經營范圍正是界定法人機關對外代表的范圍,法人經營范圍以外的行為屬于超越代表權的行為,應當認定其效力,并有承認的可能。必須有禁止反悔代理的空間。德國學者La*Z采納了這一理論,認為法人目的應當限制法人代表權。顯然,在超越法人目的的情況下,自立代表權被濫用[5]。我認為我國《合同法》第50條采納了這一理論。該條規(guī)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越權訂立合同的,除非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合同越權,否則其行為有效,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公司內部關系的標準,它只決定了公司機關的內部責任。因此,無論對方是否善意,公司經營范圍外的行為肯定是有效的。由此給公司造成損害的,公司負責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根據德國公司法,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即使超出了目的的范圍,仍然制約著公司的發(fā)展。在與公司的關系中,法定代表人會議不得從事超出其業(yè)務范圍的活動。中國學者謝氏采納了這一理論[6]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似乎也采納了這一觀點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交警車相撞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追索權發(fā)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外資房地產開發(fā)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guī)定
2021-03-01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xié)議的有效性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