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限制是否在勞動爭議仲裁范圍內,要看具體情況,先看兩個案例:案例一:小高是一家公司的工程師,小高參與過公司的多個項目和專利設計。另一家從事同行業的公司用大量資金聘請小高加入公司,并允許他入股公司,于是小高決定辭職,加入新公司。小高離開時,一家公司要求簽訂競業禁止協議,并約定了期限、賠償金和違約金。小高簽了協議,以便快點離開。簽訂協議后,小高立即進入新公司工作。一家公司得知小高加入新公司的消息后,找到小高,要求他立即按照競業禁止協議履行競業禁止義務,并支付違約金。但小高拒絕了,因為一家公司沒有賠償。某公司認為曉高的行為侵犯了公司的商業秘密和競業限制協議約定,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曉高在收到材料后支付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違約金,法院以應先仲裁為由拒絕提起勞動爭議案件。后來,一家公司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員會立案審理
案例二:謝某是一家公司的技術人員,加入公司時與該公司簽訂了保密協議和競業禁止協議。在與公司合作的過程中,謝某發生了沖突,于是謝某與公司解除了勞動關系。后來,謝某向另一家從事此類業務的公司提出申請,并在工作過程中使用了原公司的一些商業技術和秘密,對一家公司的經營產生了很大影響。隨后,一家公司以謝某違反協議和商業秘密,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立案審理
通過以上兩起案件,雙方當事人都簽訂了競業禁止協議,存在爭議,但訴訟程序卻大相徑庭。原因是原因不同。在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2月公布的最新訴因中,我們可以看到兩類與競業禁止有關的訴因。一是“勞動爭議”中的“限制競爭糾紛”,二是“不正當競爭糾紛”中的“侵犯商業秘密糾紛”。前者是違約糾紛,后者是侵權糾紛。一般來說,違反競業限制也涉嫌侵犯商業秘密。因此,用人單位往往可以從上述兩種訴因中選擇一種進行起訴或仲裁
這兩種訴因有何區別?首先是程序不同。屬于競業禁止爭議的,用人單位應當先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法院提起訴訟。對侵犯商業秘密有爭議的,用人單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其次,被告人與被告人不一樣,或者責任主體不一樣。競業禁止糾紛中的被告只能是員工,而侵犯商業秘密糾紛中的被告可以是員工及其新單位,甚至是侵犯商業秘密的過錯第三人。三是舉證責任不同。最后,并非所有違反競業限制的行為都是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綜上所述,競業限制是否屬于勞動爭議仲裁的范圍,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如對上述介紹有其他疑問或實際情況比較復雜,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或直接與律霸在線律師聯系,為您提供更好的服務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施工吊車脫鉤砸到工人誰的責任
2020-11-19房屋預售合同能抵押嗎
2020-11-13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