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勞動保障部門日前向廣大勞動者發出提醒,勞動者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要忽視法定的60天申訴時效,以免“過期作廢”影響到自己合法權益的維護。數據顯示,在2005年,上海超出10%的勞動爭議由于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訴時效而不被受理。有關專家指出,這一數字反映出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這樣的情形不僅是在上海,也在各地勞動者身上發生。由于各種原因,他們常常未能及時申訴,待到打算訴諸法律時,卻不知已經超出法定時效,失去了維權的機會。
記者從上海市仲裁委員會獲知,勞動維權出現“過期作廢”的情形主要有兩種:一是國內許多勞動者不知道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應在60天之內提起,等到明白過來為時已晚;二是部分勞動者離開原單位到新單位工作之后,發現原單位未給自己足額繳納或未按時繳納社保費,雖然有些疑惑,卻又沒有及時提出。
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仲裁。根據解釋,“應當”是指從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例如,單位未支付勞動者工資或加班工資、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等,勞動者從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就應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仲裁,由于種種原因只能在離開單位之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也必須在離開單位之日起的60天內提起申請。
為此,有關專家提醒包括城市建筑農民工在內的廣大勞動者,一旦發現自身權益受侵害就要及時舉報、申訴,切莫明知用人單位“欠薪欠保”,依然選擇“追薪拖到年關”,這種不明智的做法很可能吃虧。
此外,專家還提醒,有的勞動者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即使超過時效,仲裁委不予受理,仍可以再告到法院。殊不知,勞動者此時再去法院提起訴訟,有的只是訴權而不是勝訴權,法院還很可能因超出申訴時效而駁回訴訟請求。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勞動者的權益確受侵害,理應受到保護,也可能無法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案件調解撤案條件是什么
2021-02-20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