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分析,超出法定上訴期限的有幾種:一是勞動者不知道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應當在60日內提出,當被告知勞動法規(guī)定的法定上訴期限為60日時,突然意識到;二是離開原單位到新單位工作后,在計算繳費金額時,發(fā)現(xiàn)原單位未足額或按時繳納社保費,因此提起仲裁為時已晚。因此,要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不能忽視一個基本的法律規(guī)定——上訴有效期。《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申請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边@里所說的“應當”,是指勞動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之日侵權。如用人單位在工作期間不支付勞動者工資(含加班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仲裁。由于種種原因,如果員工離職后只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必須在離職之日起60天內提出申請,否則我們將失去維權的機會。因為時效是勞動仲裁的前提,當然,在本市勞動仲裁實踐中,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特殊情況進行了放寬和調整,但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原因超過上訴期限的除外,如:當事人因患重病不能在上訴期限內上訴,難以委托代理人的;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表人,不能在期限內提起上訴的;當事人因非自己主觀過錯造成的其他障礙不能在期限內上訴的;另外,當事人向勞動監(jiān)察部門或者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企業(yè)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經(jīng)有關部門調解不成后又上訴的,仲裁委員會依法對期限作了相應的專項調整,在計算期限時,將根據(jù)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扣除該部門的辦理時間。此外,仲裁委員會在60天內不受理上訴。也許勞動者還有僥幸心理,仲裁逾期不受理,再去法院提起訴訟。因為現(xiàn)行的司法程序是一審二審制度。我不知道,當仲裁委員會向你發(fā)出不被接受的法律文件時,你可以去法院提起訴訟。只有起訴的權利,沒有勝訴的權利。法院還將根據(jù)《勞動法》規(guī)定的上訴時效駁回勞動者的訴訟請求。在這種情況下,意味著即使你的權益受到侵犯,你也應該得到保護,但你不能通過法律途徑得到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審理之后還能提交新證據(jù)嗎
2021-03-15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股權眾籌有什么發(fā)展
2021-02-27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chǎn)包括哪些
2020-12-19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qū)別
2021-03-08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yǎng)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離婚時房產(chǎn)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chǎn)
2021-01-08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qū)別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