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
1.考察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不能只根據(jù)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作為區(qū)分詐騙與合同糾紛的標準。但是,也不能否認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某種情況下對于是否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又有著重要意義。例如,某人在沒有落實貨源的情況下,為了營利即與人訂立了供貨合同。在收到預(yù)付款之后,多方查找貨源,仍未落實,但表示愿意償還貨款,并承擔違約責任。此案中,行為人作不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下與他人簽訂了供貨合同,但從他的整個活動看,主觀上并沒有詐騙的目的,因此,不能認定為詐騙,而應(yīng)當按合同糾紛處理。相反地,有些人明知自已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也根本不打算履行合同,但仍與他人簽訂合同,一旦貨款到手,便大事告成,或大肆揮霍,或逃之夭夭,如此等等,不言而明,這些人簽訂合同是假,騙取財物是真,當然應(yīng)以詐騙論處。
2.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有無欺騙行為。從司法實踐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沒有欺騙行為,即使合同未能全面履行,也只能作合同糾紛處理,不能定詐騙罪。沒有欺騙,不能定詐騙罪。但是,有欺騙也不一定構(gòu)成詐騙罪。為了分清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的界限,需要對欺騙作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行為人在事實上虛構(gòu)了某些虛假成分,但是并非掩蓋其根本無法履行合同的事實,而且實際上也并未影響對合同的履行,或者雖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本人愿意承擔違約責任,說明行為人并無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故不能以詐騙罪處理。然而,對于那些偽造證件,使用假證件,編造謊言,騙取信任,掩蓋其根本無力履行合同的真相,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的,應(yīng)當以詐騙罪論處。
3.看行為人在簽訂合同后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行動。司法實踐表明,行為人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在簽訂合同后,必然設(shè)法創(chuàng)造條件使合同得以履行,如果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也會愿意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對方損失。無疑,這屬合同糾紛。但是,有些人在合同簽訂后,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往往是貨款一到手,便大肆揮霍,造成無力償還。這種行動足以證明他根本無意履行合同,完全是出于騙取財物的目的。因此,應(yīng)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4.看行為人在違約以后是否愿意承擔違約責任。司法實踐告訴我們,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若有履行合同的誠意,發(fā)現(xiàn)自己違約或者對方提出違約時,盡管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可能提出種種辯解,以減輕責任。但是,一般會采用事在事有的態(tài)度,當無可辯駁自已違約時,會承擔違約責任。然而有些人在明知自已違約,不可能履行合同時,往往采取潛逃等方式進行逃避,使對方無法追回自己的經(jīng)濟損失,說明其主觀上具有騙取財物的故意。對于這種人,一般就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是,應(yīng)當指出,對于那些不得已外出躲債,或者在雙方談判中百般辯解,否認自己違約的,一般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罪,而應(yīng)當按合同糾紛處理。
5.考察行為人本履行合同的原因。影響合同未履行的原因不外乎主客觀兩種情況。查明合同末履行的原因,對于認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有很大作用。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之規(guī)定,合同當事人均享有合同的權(quán)利和承擔相應(yīng)的義務(wù)。一旦取得權(quán)利,就必須相對地承擔相應(yīng)的義務(wù),享受權(quán)利和承擔義務(wù)是對等的,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面享受了權(quán)利,而不愿意、不主動去承擔義務(wù),那么合同未履行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造成的,從而說明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應(yīng)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是,如果合同當事人享受了權(quán)利后,自己盡了最大努力去承擔義務(wù),然而,由于發(fā)生了使行為人無法預(yù)料的事實,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對此,應(yīng)當以合同糾紛處理,不能定合同詐騙罪,因為這種情況行為人不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峽兩岸間仲裁裁決的效力如何
2021-03-17租房遇上拆遷,租客損失如何補償
2021-01-30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什么是區(qū)塊鏈
2021-03-25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準予離婚調(diào)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勞務(wù)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索賠發(fā)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抵押權(quán)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fēng)險及除外
2020-12-09企業(yè)參加的財產(chǎn)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財產(chǎn)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wù)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