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給予以下解答:
單民強律師:你好,合同詐騙罪是詐騙罪的一種,是刑法明文規定的一種刑事犯罪。關于罪與非罪在法律上具有嚴格的區分標準,應當結合犯罪嫌疑人的主客觀情況來綜合分析。關于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或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5000至20000以上即構成立案追訴標準。
閆*云律師: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張*波律師:第七十七條[合同詐騙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法律知識小講堂:關于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采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并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三)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四)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五)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
(六)合同簽訂后,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后,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貨款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期徒刑包括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2-09政府違法征收土地怎么辦
2021-02-15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