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案例
貴州一“空殼”公司專門通過網站發布虛假供貨信息,簽訂交易合同,先后詐騙受害單位和個人預付貨款上百萬元。貴陽市中級法院日前開庭,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涉嫌抽逃出資和合同詐騙受審。
被告人孫某某,系貴州xx貿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于2004年12月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據公訴機關指控,2003年11月,孫某某與劉某某(在逃)作為發起人和股東,向他人借款50萬元,注冊成立貴州xx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xx公司),孫某某任法人代表。同月底,兩人將注冊資金全部抽逃,xx公司遂成為“空殼”公司。
2003年12月,xx公司在網上獲知寧波一家貿易公司求購金屬硅的信息,孫某某即安排人與對方業務員洽談,聲稱有現貨可供,取得對方信任后,雙方通過傳真簽訂總金額為163.5萬余元的購銷合同兩份后,寧波的公司便將24.6萬余元預付款匯到xx公司帳上。xx公司因無實際履約能力,在對方多次催促下,退還8萬余元,余款16.2萬余元被孫某某提現轉移占為己有。
2004年7月,湛江開發區一貿易公司通過網站看到xx公司發布的礦產品供貨信息,即與xx公司孫某某聯系。雙方于同月底通過傳真簽訂高碳猛鐵120噸和硅鐵300噸合同,總金額為247.8萬元,這家公司按約定分兩筆電匯預付貨款41.8萬元到xx公司銀行帳上。xx公司收款后,以各種理由不發貨也不退款,孫某某分9次將該款提現轉移占為已有。
2004年8月,福建一電**限公司在網上得知xx公司經營廣泛,遂電話與之聯系,雙方通過傳真簽訂總金額為22.4萬余元的桐油購銷合同,這家電子公司隨后預付貨款6萬元。
xx公司通過上述手段,先后詐騙一系列受害企業和個人預付貨款上百萬元,這些資金均被孫某某轉移提現,非法占為己有。
公訴機關認為,孫某某作為xx公司的發起人和股東之一,在公司資金驗資后,伙同他人將注冊資金50萬元全部抽逃,造成公司資不低債的后果,其行為已構成抽逃出資罪;發布虛假供貨信息詐騙受害企業和個人預付貨款,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