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誤工期多久可終止合同(《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施工單位延誤工期的,經建設單位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然無法完工的,建設單位可以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工程合同中的工期糾紛怎么解決
因工期引發的糾紛:
發包人常用來抗辯承包人請求支付工程進度款或結算的一個主要理由就是承包人承擔工期延誤違約金,要主張工期違約金就涉及到舉證問題,一個是實際開工時間的認定;另一個是竣工時間的認定。
若有開工會議紀要、開工通知明確了開工時間則可以此舉證;沒有這些證據則可依據開工報告記載時間來作為開工時間;若這些均沒有,一般可以合同記載時間舉證。
認定竣工時間的司法解釋
關于竣工時間的認定,司法解釋做出了規定:
1、經竣工驗收合格的,以竣工驗收合格之日為竣工日期;
2、承包人已經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發包人拖延驗收的,以承包人提交竣工驗收報告之日為竣工日期;
3、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轉移工程占有之日為竣工日期。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施工單位延誤工期的,經建設單位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然無法完工的,建設單位可以解除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土地互換合法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