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務合同并不是勞動合同,雙方形成的并不是勞動關系,所以勞務人員出現人身損害的,不適用工傷保險條例進行工傷賠償,而是由雇主進行賠償。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務合同并不是勞動合同,雙方形成的并不是勞動關系,所以勞務人員出現人身損害的,不適用工傷保險條例進行工傷賠償,而是由雇主進行賠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追加公司股東為被告
2020-11-22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人身損害九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