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幾種
1、協議解除。《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2、法定解除。《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1、根據履行情況,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狀態,當事人雙方的具體情況。
2、根據合同性質,是指什么類型的合同,是買賣合同,還是租賃合同或者服務合同。合同性質不同,其處理方式不同。
3、恢復原狀,指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恢復原狀時,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恢復原狀還包括:
(1)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
(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4、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的措施。
5、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后的損害賠償范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確定: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解除只向將來發生效力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溯及既往的,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4)損害賠償額應當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以上就是相關的內容介紹,一般說來,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應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要求賠償損失。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從上訴到取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4<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取保候審3年了何時結案
2020-11-14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購買安置房能貸款嗎,安置房貸款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6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被拆遷業主交付還建房如何計算繳納增值稅
2021-03-15拆遷商鋪房租怎么賠償
2020-11-26拆遷房屋怎么賠償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