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動離職會扣工資嗎?
可能會扣工資。但勞動法規定員工在離職前應提前一個月向公司提交辭呈,以便公司找到接替工作者,若未提交辭呈的,離職后應賠付引起理智給公司帶來的損失。扣發工資不明不白,難以得到支持,何況現在國家對扣發工資較敏感。
二、自動離職可否享受辭職、離職或被辭退的待遇
離職與辭職沒有本質的區別,從以前的規定看,一般是指尚未喪失勞動能力的干部由于某些個人原因,不能繼續在用人單位供職,需要向用人單位提出離職要求,經批準后可辦理離職手續,享受一次性的離職費待遇,與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當然,有的也不發離職待遇。例如:歸僑、僑眷職工因私獲批準出境定居,凡不符合退休、退職條件的,可辦理離職手續,并按規定發給一次性的離職補助費。工齡每滿1年發給1個月的本人標準工資,工齡10年以上的,從第11年起,每滿1年發給1個半月的本人標準工資,但離職補助費的總額,最高不得超過24個月的本人標準工資。而國家勞動總局《關于職工要求離職另謀職業問題的復函》([80]勞險便字66號)規定,凡要求離職在城鎮另謀職業的職工,經批準離職后,不發離職待遇。辭職的職工,在1983年4月9日發布《全國整頓企業勞動組織工作座談會紀要》(勞人計[1983]12號)之前,是沒有辭職生活補助費待遇的,此后的辭職費標準也低于離職費標準,即:家居城鎮的職工,工齡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本人半個月標準工資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最多不超過6個月的工資;回農村的,工齡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本人1個月標準工資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最高不超過12個月的工資。這種辭職費也僅適用于原來的固定職工。合同制職工按《勞動法》的規定執行。雖然從最初的規定看,離職是對干部而言,辭職是對工人而言,但從后來的規定看,界限越來越模糊。實行勞動合同制以后,這兩種政策規定運用的越來越少了,然而有一部分職工仍需適用這兩種政策。
自動離職、擅自離職的含義是相同的,都是指勞動者不向用人單位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的行為。這種不辭而別的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常常會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也往往要追究該勞動者的責任。用人單位對擅自離職的職工可按曠工處理,給予除名。按照國家規定,自動離職的勞動者不享受任何待遇。
生活中遇到自動離職糾紛可以通過法律解決,打算解決糾紛時想要找律師的話,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應該注意的細節
2021-02-27單位和個人使用可循環物品會得到政府支持嗎
2021-02-20警方拖延辦案怎么辦?律師為你支招!
2021-03-23女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手續是什么
2021-02-14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有何異同
2021-03-09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國有土地拆遷補償款比私有要多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