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違約金責任應當適用,其原因在于:
第一,租賃合同解除后,合同向未來消滅,已經履行部分的合同關系不受影響。換言之,已經履行部分在觀念上可以看作與被解除部分的合同相互獨立的兩個合同。于此,已經經過的承租人占有、使用租賃物期間可以看作是一個有確定期限的租賃合同(期限至解除之日)。由此,由于該合同的效力并不因解除而受影響,故包括違約金責任在內的合同條款仍然拘束雙方當事人。
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將解除前后的租賃合同看作兩個獨立的合同,則不會發生解除權的問題。因為后一個合同根本就不存在違約行為,所以這樣理解繼續性合同是錯誤的。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只有現實是兩個獨立合同的情況下才成立。而現實是,這是一個合同,我們在理解上、在觀念上可以把解除前后的合同關系拆分為兩個,因而是一種擬制而非現實,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解除的溯及力問題。如果現實是兩個合同,則就沒有必要討論后一個合同的解除權問題。此其一。
其二,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正是因為租賃合同的繼續性特征,才導致我們能夠把一個租賃合同在解除后理解為兩個租賃合同,而非可以把它在觀念上拆分為兩個合同而導致租賃合同的繼續性特征。該觀點發生了倒果為因的錯誤。
其三,正如崔*遠教授所言,繼續性債權可以從兩個角度把握:一方面把繼續性債權作為一個整體,也必須如此。另一方面,在一定條件下,如在履行的具體操作上、在違約與否的判斷上、在訴訟時效的適用上等,可將繼續性債權區分為若干個債權,每個這樣的債權可以取名為“個別債權”,每個“個別債權”具有某種程度上的經濟上和法律上的獨立性(崔*遠:《繼續性債權與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報2003年6月27日)。正因如此,才有將解除前后的租賃合同看作兩個“個別債權”,在違約責任的判斷上分別適用的可能性。
第二,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當事人“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通說認為,這里的賠償損失,“依然是因違約而發生的損害的賠償”。在我國合同法理論和實踐都將賠償性違約金的性質定為損害賠償的預定的背景下,第九十七條隱含了這樣一個結論:租賃合同解除后,違約金責任仍可適用(第九十八條規定的“結算和清理條款”到底是否包括違約金條款,學者多數語焉不詳,實務中也各行其是。因此,筆者求助于第九十七條)。
第三,既然賠償性違約金是損害賠償額的預定,它不僅具有補償損害的功能,更有減輕當事人的證明負擔、節約訴訟成本的作用,因此,適用違約金責任比賠償損失更有利,法律不會僅允許后者而禁止前者。
第四,從比較法的觀點來看,我國臺灣地區實務上甚至認定懲罰性違約金條款也不因合同解除而消滅。如果說這種觀點在一時性合同場合還可質疑的話,在繼續性合同場合反倒顯得更加合理。
綜上所述,租賃合同解除前已經發生的違約行為仍然適用違約金條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4人尋釁滋事主犯怎么判
2021-03-04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