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1、一般規定
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該條規定,確立了合同解除的兩方面效力:一是向將來發生效力,即終止履行;二是合同解除可以產生溯及力(即引起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學者認為,非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有溯及力,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2、損害賠償
民法通則第115條和合同法第97條均規定,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但對于損害賠償的范圍,有不同觀點。其一認為,無過錯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損害均可請求賠償,既包括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也包括因恢復原狀所發生的損害賠償;其二認為,對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應具體分析,在許多情況下,損害賠償與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的,選擇了其一便足以使當事人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沒有必要同時采取兩種方式,例如協議解除、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人格權賠償方法有什么
2020-11-16我全責對方跑了算逃逸嗎
2020-11-14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重婚罪認定
2021-03-08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