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合同時怎么防范合同糾紛
1、充分了解《合同法》及其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
《合同法》是規范當事人合同行為的基本法律、當事人應當予以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也對某一具體合同或合同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規范。如《保險法》對保險合同作了具體規定,知識產權法對有關專利、商標、著作權等合同作了具體規定等,當事人也應予以了解。
《合同法》規定的主要內容有:合同的含義,訂立合同的基本原則(自愿、公平、誠實、信用、合法等)合同訂立的程序,合同的有效與無效,合同履行的原則、抗辯權、中止履行、代位權、撤銷權等。合同變更和轉上的條件與程序,合同終止的事由、程序、條件等,違約責任,合同的具體種類(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技術合同、委托合同)等,當事人了解了合同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有利于詳細,合法地訂立合同條款,避免因合同條款的漏洞或無效而引起合同糾紛。
2、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履約能力等狀況。
訂立合同之前事先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詐糾紛和違約糾紛。調查了解資信狀況主要指查驗對方當事人的營業執照,了解對方當事人的信譽程度等。如果對方當事人資信狀況良好,則合同訂立后履約就可能得到保證;如果對方當事人資信狀況不佳、商業信譽不好,甚至瀕臨破產境地,自然欠缺或沒有足夠的履約能力,與這樣的當事人簽訂合同就會有很大的風險,合同訂立后也會產生糾紛。
當事人在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的同時,還應了解簽約對方的主體資格,即在合同上簽字的人是否具備簽署合同的資格。一般來說,公民本人,法人的法走代表人,其他組織的負責人均具有簽約主體的資格。其他人員代表公民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簽訂合同時,必須有授權委托書。尤其是在通過代理人簽訂合同的場合,代理人應當出具被代理人(委托人)的合法有效的授權委托書。否則,合同簽訂后,由于合同形式要件不具備而可能引起合同無效糾紛。
3、精心準備合同條款
合同條款是當事人履行合同的依據。為避免因條款的不完備或歧義而引起合同糾紛,當事人應精心準備合同條款。除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外,其他合同條款都可以在協商一致基礎上進行約定。法律給予了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的充分自由,當事人應詳細約定,尤其是關于合同標的(包括名稱、種類等)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履行方式、違約責任(違約金或違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等)解決爭議的方法等合同主要之條款。此外、根據合同性質或當事人需要特別約定的條款也應詳細規定。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那么雙方就應當依據合同中的內容來進行履行,不過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有人違約,這種情況的話,就需要按照合同中的違約條款,讓對方承擔責任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窩藏、包庇罪辯護詞
2021-02-27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外包的意義
2020-12-16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