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效力的判斷標準
1、違反民法和強行性規定的格式條款無效。
“所謂民法和合同法強行性規定,是指不依賴于當事人意志而必須無條件適用的法律規范,此類規范僅依法定事由的發生而適用,且內容不得以當事人意志改變或刪除。”因此,如果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違反了法律強制或者禁止性規定,無論是否基于自由意思而訂立,都應該認定為無效。“以強行性規制技術調整格式合同條款,使格式合同失卻效力,不僅表明了法律對某些格式條款的堅決態度,同時也昭示了法律對社會生活的一種干預。”
2、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格式條款無效。
“由于格式合同條款訂入合同并沒有雙方當事人的協商,即使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內容,相對人也無法提出異議,對此類合同條款,就應當依據民法基本原則,如公序良俗原則、誠實信用原則、顯失公平原則、平等互利原則等作為判斷依據。”在各國立法與司法實務中,主要采取了三個民法基本原則作為判斷格式合同條款效力的依據,即公序良俗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1)嚴禁權利濫用原則。所謂權利的濫用,系指權利人行使權利背離權利本旨或超越權利界限之違法行為。法律對此行為予以否認或限制其效力,即為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2)公序良俗原則,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原則是行使民事權利和從事民事行為的基本指導原則,對于合同中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各國法律均認為無效。我國《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實際上包括了公序良俗原則。所以,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如果違反公共秩序,應當認定為無效,從而不發生拘束合同相對人的效力。
(3)誠實信用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6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6條也明確規定:“當事人在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有欺詐行為。”誠實信用原則是現代民法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在對格式合同條款的效力進行規范時,首先就應當考慮如何借規范格式合同條款的內容,以維護合同當事人間利益之均衡,從而保障合同正義。在民法的基本原則中,可以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的均衡為優先目的者,當屬誠實信用原則。我們知道,在違反一些基本原則的情況下會避免導致格式合同無效。格式合同被判定無效后,相關當事人就會受到相應的損失,這樣是不利于合同目的的實現的。所以,了解格式合同效力的判斷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空殼公司違法嗎
2020-11-28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其補償標準該如何計算呢
2021-03-19過了拆遷獎勵的期限還能拿到拆遷獎勵費嗎
2021-01-15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