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中防止損失擴大義務和費用如何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本條規定了防止損失的擴大。
這一條的目的在于防止損失的擴大。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另一方不能無動于衷,任憑損失的擴大,而應當采取積極措施,減少損失。當事人一方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仍然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向對方說明情況,盡量避免或者減少可能造成的損失。對方在接到通知后,如果能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損失的發生或者擴大,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一方對此發生或者擴大的損失不承擔民事責任。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的,即使沒有接到違反合同一方的通知,也應當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請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第一,誠信締約義務。《合同法》第42條第1項關于“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的規定,屬于此類。該條項中的“惡意”,可謂實務中需要解明的問題。根據《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215條第3款的規定,所謂“惡意”,是指一方當事人在無意與對方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開始或者繼續談判。
我國《合同法》第42條第1項規定的“假借訂立合同”其實就是沒有達成合同之真意之謂。查閱我國1998年8月20日《合同法(草案)》第40條第1款,對于惡意磋商營要求“以損害對方利益為目的”;但《合同法》第42條第1項未做此要求,故在解釋上,該條項規定的“惡意”并非“以損害他人為目”的故意,而是“沒有與對方達成合同之真意”的故意。
此外,與《歐洲合同法原則》相比較,我國《合同法》第42條第1項僅規定了惡意進,廳磋商,而未規定惡意進行磋商和惡意終止磋商。但在法律適用解釋上,似應將惡意進行磋商解釋為包括惡意開始磋商和惡意繼續磋商。
第二,告知義務。《合同法》第42條第2項關于“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規定,屬于違反信息告知義務的情形。其中,“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屬于典型的不作為;“提供虛假情況”屬于典型的積極作為。
我們認為,《合同法》第42條第2項該條該項并非關于一般性的告知義務的規定,而應理解為特別規定,即針對“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告知義務的規定。至于如何判定告知義務之有無,如何確定其邊界,則難以尋求具有普遍意義的答案。比較可行的方法應是依個案具體情況,根據法律有關規定、交易習慣如何,以及應否發生告知義務之利益衡量等綜合判定。
第三,保密義務。《合同法》第43條關于“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規定,當屬此類。
第四,其他先合同義務。《合同法》第42條第3項關于“有其他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的規定,雖然沒有具體化,但為“先合同義務”的在中國法實踐上的發展預留了充分空間。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法中防止損失擴大義務和費用如何承擔”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冊資金怎么交
2021-03-22違停、霸占車位,交警部門聯合執法整治,有何法律規定
2020-12-19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干股可以收回嗎
2020-12-26債務無法償還抵押物怎樣處置
2020-12-14交通違規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