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在一般的見解認為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權利的時候,應具備以下要件:
(1)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處分其財產或者權利的行為。表現為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產以及以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等。
(2)債務人實施的處分行為須發生于債成立之時或之后。否定行為發生于債成立之前,認為若債務人實施的處分行為發生于債成立之前,則債務人損害債權人債權的實現的惡意無從談起。
(3)債務人的處分行為已發生法律效力。
(4)債務人的處分行為會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對債權人造成損害”是指行為導致債權人的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
(5)債務人和受讓人主觀上有惡意或過錯。將處分行為分為無償處分行為和有償處分行為。
①對無償處分行為,不考慮債務人和第三人(受讓人)的主觀態度。
②對于有償處分行為,只有當債務人和第三人(受讓人)雙方在實施行為時都具主觀上的惡意或過失,債權人才得行使撤銷權。而當第三人為善意時,認為撤銷權的行使不利于保護該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有違保護善意第三人利益的法律原則;當債務人為善意,第三人為惡意或過失時,屬于第三人侵權,故也不發生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問題。
二、撤銷權是合同保全制度的手段
合同保全制度的意義在于保護一般債權人的利益,彌補擔保制度和民事強制執行制度的不足。確立和完善合同保全制度對于保障合同債權的實現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這一制度的確立,允許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和撤銷權,使合同債權的效力在特殊情況下可及于第三人,能夠有效地防止債務人實施各種不適當的行為逃避債務。在現實生活債務人往往采取隱匿財產,與第三人通謀轉移財產等方法逃避合同債務。目前我國“付債難”“執形難”的現象極為普遍。
撤銷權的立法目的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降低交易風險,以法律手段保障經濟和契約信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個人、團體、及法人在社會中的契約,經濟地位越來越明顯,個體之間的契約、經濟關系在日趨成熟的同時,也越來越更加復雜化,原有的撤銷權的成立要件已經明顯不能良好地體現撤銷權它最初的立法意旨了,所以有必要對撤銷權的成立要件加以完善和修改。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關于現代合同立法應重新確立撤銷權的成立要件有哪些的法律知識,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以財產為目的的處分其財產的行為,即直接地以財產權的取得、喪失、變更為目的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物生產者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03隱名股東能否擅自將股權變更
2020-12-16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