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履行糾紛有沒有時效
依據民法總則的規定,請求民事權利的時效為三年,從知道侵權之日起計算,所以合同履行糾紛的訴訟時效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訴訟時效的延長條件有哪些
訴訟時效延長是指人民法院查明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確有法律規定之外有正當理由而未行使請求權的,適當延長已完成的訴訟時效期間。
1、延長訴訟時效所依據的正當理由(事由)是由人民法院依職權確認的;
因為社會生活的復雜性決定了法律不可能將阻礙訴訟時效進行的情況全部地加以規定。當出現中止和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之外的事實即特殊情況,造成權利人逾期行使請求權時,有必要授權人民法院審查是否作為延長時效的事由,以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而所謂特殊情況而不指權利人由于障礙在法定訴訟時效期間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情況。
2、訴訟時效的延長適用于已經屆滿的訴訟時效;
已完成的訴訟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力,而由人民法院決定適當延長一定的期間。
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幾種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以下幾種:
1?、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合同債務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時,向對方當事人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2?、損害賠償
損害賠償:是指因合同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時,違約方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經濟補償。
3?、繼續履行
繼續履行:是指由法院或仲裁機關作出要求實際履行的判決或下達特別履行命令,強迫債務人在指定期限內履行合同債務。
4?、其他補救措施
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的履行糾紛有沒有時效”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民法總則的規定,請求民事權利的時效為三年,從知道侵權之日起計算,所以合同履行糾紛的訴訟時效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2020-12-23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