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也叫契約,是指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而形成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法律制度,是在私有制出現以后,為實現商品交換而產生的。到了資本主義社會,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合同制度也以“契約自由”為契機而迅速發展和完善起來。由于社會主義國家需要大力發展商品生產和交換,所以也必須要有完善的合同制度。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①合同是一種雙方的法律行為,并以意見表示一致為條件。②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合同雙方當事人處于平等地位,不允許任何一方對他方進行限制或強迫。③合同是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協議。合同不能是違法行為,而只能是合法行為,如果合同是違法的,就會引起合同無效,甚至當事人要受到追究和制裁。④合同是從法律角度明確當事人之間特定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文件。合同在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和終止某種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以實現當事人的特定經濟目的。
合同的成立與效力
所謂合同的成立,是指各方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合同本質是一種合意,合同的成立意味著各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合同是一種雙方法律行為,訂立合同,一般都要經過兩個步驟,即要約和承諾。
要約是希望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指一方向對方提議訂約,并提出合同的主要條款,以供對方考慮是否同意簽訂合同的法律行為。要約發出后,非依法律規定或受要約人的同意,不得變更、撤銷要約的內容。承諾是指對于一方的要約,他方表示同意接受提出的各項條款(至少是各項主要條款)和成立合同關系的法律行為。因此,凡對要約提出修改的建議,或只是部分同意,都不是承諾,而應視為拒絕原要約,提出了新要約。在一般情況下,對要約的承諾一經作出并達到對方,即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協議就算達成,合同即告成立,但法律規定其他條件的除外。
合同的主要條款應當包括:①當事人的名稱或姓名和住所。②標的。③質量和數量。④價款或酬金。⑤履行期限。⑥履行地點和方式。⑦違約責任。⑧解決爭議的方法。此外,根據法律規定或按合同性質必須具備的條款,以及當事人一方要求必須規定的條款,也是合同的主要條款。
合同的形式是當事人合意的表現形式,是合同內容的外部表現,是合同內容的載體。合同形式可以分為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及推定形式三種。其中推定形式是指當事人未用語言、文字表達其意思表示,僅用行為向對方發出要約,對方接受該要約,作出指定或一定的行為作為承諾,合同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企業債權人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嗎
2021-03-08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拆遷房安置補償方式是什么
2020-12-15學校房屋拆遷的協議書范本包含哪些
2021-02-10買小產權房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12拆遷安置房買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大棚拆遷如何評估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