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也叫契約,是指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而形成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法律制度,是在私有制出現以后,為實現商品交換而產生的。到了資本主義社會,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合同制度也以“契約自由”為契機而迅速發展和完善起來。由于社會主義國家需要大力發展商品生產和交換,所以也必須要有完善的合同制度。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①合同是一種雙方的法律行為,并以意見表示一致為條件。②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合同雙方當事人處于平等地位,不允許任何一方對他方進行限制或強迫。③合同是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協議。合同不能是違法行為,而只能是合法行為,如果合同是違法的,就會引起合同無效,甚至當事人要受到追究和制裁。④合同是從法律角度明確當事人之間特定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文件。合同在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和終止某種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以實現當事人的特定經濟目的。
合同的成立與效力
所謂合同的成立,是指各方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合同本質是一種合意,合同的成立意味著各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合同是一種雙方法律行為,訂立合同,一般都要經過兩個步驟,即要約和承諾。
要約是希望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指一方向對方提議訂約,并提出合同的主要條款,以供對方考慮是否同意簽訂合同的法律行為。要約發出后,非依法律規定或受要約人的同意,不得變更、撤銷要約的內容。承諾是指對于一方的要約,他方表示同意接受提出的各項條款(至少是各項主要條款)和成立合同關系的法律行為。因此,凡對要約提出修改的建議,或只是部分同意,都不是承諾,而應視為拒絕原要約,提出了新要約。在一般情況下,對要約的承諾一經作出并達到對方,即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協議就算達成,合同即告成立,但法律規定其他條件的除外。
合同的主要條款應當包括:①當事人的名稱或姓名和住所。②標的。③質量和數量。④價款或酬金。⑤履行期限。⑥履行地點和方式。⑦違約責任。⑧解決爭議的方法。此外,根據法律規定或按合同性質必須具備的條款,以及當事人一方要求必須規定的條款,也是合同的主要條款。
合同的形式是當事人合意的表現形式,是合同內容的外部表現,是合同內容的載體。合同形式可以分為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及推定形式三種。其中推定形式是指當事人未用語言、文字表達其意思表示,僅用行為向對方發出要約,對方接受該要約,作出指定或一定的行為作為承諾,合同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有多少家仲裁機構
2021-01-22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