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體不明
這是指簽訂合同時,對簽訂合同的雙方主體的信息描述不準確、不詳細、不完整,名稱信息錯誤,例如:陜西某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寫成:某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某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等,甚至直接寫成某某公司;自然人姓名寫俗稱,合同上的姓名與居民身份證上的不一致,名字寫的是同音字等;地址未寫、寫錯,與營業執照、居民身份證上的不一致;法定代表人姓名與營業執照上的不一致;避免以上錯誤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將營業執照或居民身份證作為合同的附件附在合同后。
還有一類主體不明,就是簽訂合同的主體并非法律明確認可的主體,或其法律地位不明的主體。例如:張三工程隊、李四施工隊,這類主體,在訴訟中的地位,往往爭議很大,各地法院的處理措施也大不相同,避免的辦法是不要與這類主體簽訂合同。
2、承諾沒有
這個問題與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問題相同,即未將雙方在前期協商談判中已承諾的事項寫在合同中,這個問題很奇怪,但很普遍。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認為整個行業都在這樣的做,沒有必要寫,或認為寫不寫都一樣,大家都這樣做。例如:施工方承諾墊資施工,墊資施工的條款卻未寫在合同中;其次,國內做生意,大部分靠的是人脈、關系,很多人為了做成生意,竭盡所能,讓另一方感覺雙方已是朋友,沒有必要嚴格審查,斤斤計較,容易失和氣,和氣生財;第三,傳遞失效,兩個老板談的內容,下面的員工不清楚,負責的員工找個模板就把合同簽了;第四,自己認為承諾事項違法,不能寫在合同中,實際上,隨著國家法律法規的變化,特別是在市場化的進程中,國家對經濟活動逐漸從管控到放松,很多事項均可以在合同中予以明確,而且得到了法院的確認,典型的就是墊資條款(法院在處理時過去一律按無效對待,現在已基本按生效來處理)。
3、前后矛盾
這個問題好理解,就是前后條文相互矛盾。這在只有2、3頁紙的合同中,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責任心的問題,這沒什么好說的,盡心啦。還有一個原因,各部門在審閱時,只關注跟自己部門有關的條款,并將該條款進行了修改,卻未注意到與其他條款沖突的問題。在多達十幾頁甚至幾十頁、上百頁的合同中出現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例如:在施工合同的專項條款中約定了結算條款,又在合同附件《工程預結算辦理協議》中約定了結算條款,而前后的約定又是相互矛盾的。由于這類合同往往紛繁復雜,參與實施的部門眾多,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很大。避免問題的辦法是,這類合同大多數是采用的標準范本,范本本身出現矛盾的概率較小,出現矛盾是各部門在修改過程中造成的,所以各部門在修改完合同后,應進行各部門統一參加的協商討論會,在會議中各部門將其修改的條文在會上予以明確,最后統一由公司的律師或法務人員進行修改。還有一種情況是人為造成的,例如:施工合同在備案時,有些地方的備案部門不允許修改示范文本,發包方利用簽約前的優勢地位,將合同文本的某些條款修改的有利于自己,示范文本不能改,只好在雙方簽訂的專屬條款或附件中加進有利于自己的條款,這種情況下,應明確約定合同文本之間適用的優先次序。
4、順序混亂
絕大多數合同應該按照合同履行的時間順序來寫,為了強調和突出合同履行中的某一項問題,可以將該條文突出于合同的其他條文,如采取放大字體、加黑等措施,要避免采取將該條文放在最前、最后等辦法。回到順序混亂問題的本身,之所以要強調這個問題,是因為筆者見過很多不按合同履行時間順序制作的合同,這類合同首先讓人理解困難,其次,讓具體實施人難以實施。例如:采購水泥的供貨合同,合同中已注明送貨到工地,但在文本中將驗貨和檢驗方法寫在運輸方式之前,就極易讓人產生誤解,也讓具體負責實施的人產生是在送到工地后驗貨和檢驗,還是在裝車時就要驗貨和檢驗的疑問。
5、權利義務不清
這類問題的突出表現有對合同中的同一行為,在規定甲方的權利義務條款中規定一遍,在規定乙方的權利義務條款中又規定一遍,造成合同在實施中,不清楚該行為應由誰來具體實施。例如:在施工合同中規定發包方應負責協調周邊關系,又規定施工方負責協調周邊關系,那周邊關系到底應由誰來負責呢?因周邊關系未協調好,造成的延誤工期應由誰承擔責任呢?
6、節外生枝
這個問題是指對某一問題已在合同條款中作出規定的情況下,又在另一條款中作出相反規定,而且往往該條款是雙方在協商過程中,重點協商的條款。例如:在買賣合同中的交付條款中約定由出賣人送貨到工地,又在運輸條款中約定由買受人雇傭車輛。
7、違約無責任
這是一個通病,在無律師參與的合同中,大量存在,協議雙方關注的是誰干什么,即履行什么義務,而對一方未履行義務,如何處罰,往往缺乏關注。還有一個原因是,在協商階段,雙方關系融洽,羞于談此,談此,似乎顯示了對于對方的不信任。違約無責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違約責任約定的處罰措施,不足以補償因違約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例如:一個造價1億元以上的工程,約定遲延交付工程的違約責任為每遲延交付一天支付違約金2千元,假如遲延交付100天,也僅支付違約金20萬元,能夠補償給業主造成的損失嗎?
8、管轄送對方
這主要是針對掌握簽訂合同主動權一方而言,依據民訴法的相關規定,合同可約定合同履行地、一方所在地、簽訂地、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該約定不得違反專屬和級別管轄的規定),掌握合同主動權的一方完全可利用該條款將發生糾紛的訴訟管轄地約定在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所在地法院管轄。但筆者見過不止一份合同,掌握完全合同主動權的一方,將管轄權送給對方。例如:供貨合同,供貨方即出賣人在廣東,購買人即買受人在陜西,約定的管轄地為廣東,一旦雙方發生糾紛,則買受人需去廣東訴訟,即使排除地方保護,買受人也加大了自己的訴訟成本,而我們知道,在目前國內,除少數產品外,絕大多數商品,購買人即買受人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
9、表述不清
這個好理解,就是指合同條款未表述清楚其應該表達的意思。例如:在西安簽訂的采購鋼材合同,約定送到工地,但合同中根本未提工地在什么地方,采購方讓送到榆林神木,在現在毛利率如此微薄的情況下,供貨人還有什么利潤可談,只能考慮虧損多少了。不要認為這不可能,這是有真實案例的。
10、結構混亂
這條和前面講的第三條、第四條類似,實際上第三條、第四條是本條的結果。而正是因為在起草合同時,對結構問題沒有考慮清楚,造成了條文的前后矛盾和順序混亂。所以在起草合同時,就要想好合同的主體結構,如前所述,一般情況下,按合同的履行順序來寫,特殊情況下的合同結構,要在律師或法務等專業人士的參與下,進行專門的設計,在這里無法展開陳述,因為這個要根據每個合同的特殊性來做專門的設計。
11、外來借用
這里的外來借用不是指從網上或從別的公司直接拿來合同就用,而是指內地現在所用的合同文本,很多借鑒了國外,特別是港、臺地區的合同文本,這些地區的市場經濟比內地發達成熟,與其相對應,合同文本也比內地的合同文本成熟,所以借鑒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由于漢語和其他語言的差異,即使港、臺地區同樣使用的是漢語,也與內地的語言使用習慣大相徑庭,造成合同文本的歧義。這在特許加盟類合同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因為這種商業模式就是從國外和港、臺地區引進過來的,大部分合同文本就是直接使用的香港的合同文本,而香港的合同文本中的大量條款是英語直接翻譯過來的,還有廣東話,即粵語的語法結構也與普通話的語法結構差異也很大,造成合同條文的不通順和歧義。
12、明顯違法
這個好理解,就是約定的內容違反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典型的如:規劃批建的12層住宅樓,建筑施工合同中約定,承建住宅樓的高度為15層。此類合同,均為違法合同,一旦進入訴訟,均按無效處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簽訂合同的雙方,對相關法律法規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僥幸心理作祟,總認為,別人這樣做了,我也可以這樣做。防止的辦法,就是讓律師參與,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13、其他
這條類似法律條款中的兜底條款,就是還有很多合同中的問題,無法一一詳述,相對來說,這些問題的發生概率與上述12個問題的發生概率要少得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務機關進行稅務檢查有權采取哪些行為
2021-01-22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法律意見書的注意事項
2020-11-08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滴滴順風車怎么收費
2021-01-02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