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總體調整思路
1.擴大了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在原有的適用于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的范圍上,增加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明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執行。對多種用工形式進行調整,將勞務派遣工、非全日制用工、個人承包經營用工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
2.強化了書面勞動合同。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將加倍支付勞動者工資。
3.解決勞動成本探低問題。近年來,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導引下,企業過分追求經濟效率,導致勞動力成本不斷探低,如試用期內廉價使用勞動者,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非全日制工、承包經營等。為解決勞動力成本探低問題,勞動合同立法對上述用工形式進行規范,加強對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的保護。
4.放寬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條件,鼓勵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保護勞動者的黃金年齡和職業穩定權方面發揮作用,《勞動合同法》放寬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條件,使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具有了可操作性。
5.解決勞動合同的短期化。勞動合同的短期化不利于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勞動合同立法通過規定勞動合同的終止也須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等制度,試圖解決勞動合同短期化問題。
6.將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是其進行勞動管理的重要依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對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規章制度應通過民主協商確定,這對于防止用人單位濫用規章制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7.賦予勞動者更多的辭職自由。勞動者有自主擇業的權利,有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或者放棄工作崗位的權利。針對有些用人單位以勞動合同未到期勞動者辭職即視為違約來限制勞動者辭職權行使的現象,《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在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服務期協議。同時在相關條款中增加了勞動者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賦予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違法時拒絕履行勞動合同的權利。
8.對勞動合同中的商業秘密保護條款、競業限制條款進行規范?!秳趧雍贤ā穼Ω倶I限制的期限、經濟補償金、約定的人員范圍進行限制,以取得用人單位知識產權保護與勞動者勞動權維護的平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體現了什么原則
2021-02-21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