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的效力
在我國的法學界,對于無權處分的效力,在理論上存在較大分歧,通說認為,無權處分的效力可以包括“無效說”、“效力待定說”、“有效說”這三種觀點。
(一)無效說,理論基礎是給付不能。無權處分合同中,出賣人對標的物并不享有所有權或處分權,屬于以“不能履行的給付”為合同標的之情形,因而合同當然無效。《法國民法典》及《德國民法典》均有此規定。《法國民法典》第1559條規定,“就他人之物所成立的買賣,無效。在賣受人不知標的物屬于他人的情形,出賣人負損害賠償之責”。《德國民法典》第3306條規定,“以不能的給付為標的之契約,無效”。
(二)效力待定說,我國《合同法》的第51條是這么說的,當一個無權處分人處分了他人財產,如果經過了權利人的追認,或者是無權處分人在事后又取得了該行為的處分權,則這個合同是有效的,但是在權利人拒絕追認和處分人事后取得處分權之前,這個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而且如果權利人拒絕追認又或者處分人事后沒有取得處分權,那么這個合同是無效的。據此,我們認定:無權處分合同有沒有法律上的效力,這就要取決于權利人是否追認,或者說該處分人在事后有沒有取得了處分權,為了保障交易安全以及充分保護受讓人的合法權益,應將善意取得制度作為相應補充。
(三)有效說,依據民法上的原理,法律上的處分行為,嚴格意義上來說可以分為兩種,首先是處分行為,一般意義上,我們所說的處分行為都是該種處分行為,是指在某種行為發生時直接使權利發生變更的法律行為,這種類型又可以分為物權行為和準物權行為;其次是負擔行為,負擔行為亦稱債權行為,是指當發生債法上給付義務時,這種給付效力的法律行為,一般體現為合同行為或者單獨行為。如果負擔行為欲生效,則需具備三項基本要件:第一,當事人得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第二,當事人意思表示要真實;第三,標的要確定、合法及正當。處分行為欲生效,除具備以上三項外,處分人還需享有處分權。臺灣著名學者王*鑒先生持該種觀點。
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的法律沖突
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是兩個不同的制度,他們都是民法中的重要的制度。無權處分行為是指行為人沒有處分他人財產的權利,而訂立了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而善意取得又稱為即時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人將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財物轉讓給第三人,但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是出于善意,則受讓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原權利人喪失所有權。
根據無權處分和善意取得的定義,初略的理解下,讓人感覺這兩個制度是既聯系又區別的,其實無權處分和善意取得是對同一事件兩個當事人說的。無權處分行為效力待定,追認才有效,這是對無權處分人說的,但是對善意取得方來說,取得所有權并不是因為處分合同效力待定,追認才有效,而是基于法律的規定。所以說理論上通常認為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不是繼受取得。
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但是為什么善意取得的第三人還是取得權利了呢?首先,合同是效力待定的,需要原權利人的追認。其次,合同即使無效也不影響善意第三人善意取得。為什么這么說呢,不是認為合同有效了第三人才取得權利,而是因為法律上規定了有善意取得這樣一個制度,只有第三人善意取得的依據條件滿足,則第三人才能取得所有權。善意取得制度,主要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商品交易穩定性。無處分權有很多種,有合法占有而沒有處分權,也有的是非法占有更沒有處分權,在合法占有而沒有處分權的情況下,經有處分權人追認后,對方能取得合法有效的所有權,但是因為非法占有取得所有權,不需要取得追認,有一種可能是善意第三人是通過正常途徑,支付了合理的市場價格而取得,那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原物所有人不追認,善意第三人也可以取得所有權,至于原物所有人的權利如何維護,那是另一個法律關系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付的房屋怎樣才算合格
2020-12-14雇傭關系手指骨折損害賠償多久期限有效
2021-01-28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