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案由:企業之間借貸糾紛
案情:2000年8月,原告與被告某汽車板廠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原告將600萬元借給被告某汽車板廠,期限兩年,時間從2000年8月31日至2002年8月31日。合同簽訂后,原告將借款600萬元給付被告某汽車板廠,合同到期后,某汽車板廠未履行還款義務。
2002年9月30日,江蘇某集團公司向某汽車公司出具《承諾函》,寫明:其所轄汽車板廠共欠某汽車公司600萬元,由江蘇某集團公司負責歸還,最后還款時間為2002年11月。同日,某汽車板廠也同時向某汽車公司出具《承諾函》,表示其與某汽車公司發生借款600萬元,分期分批于2002年底歸還。二被告承諾后,均未如約償還?,F原告訴至法院。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給付原告欠款人民幣600萬元;2、判令二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法院判決要旨】
某汽車公司是非金融機構,與某汽車板廠簽訂的借款合同,違反了國家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應認定為無效合同。根據無效合同的處理原則,汽車板廠應返還某汽車公司的欠款600萬元。江蘇某集團公司主動向某汽車公司出具還款承諾函,該行為應認定是江蘇某集團公司自愿加入履行還款責任。由于江蘇某集團公司和某汽車板廠未約定還款份額,故江蘇某集團公司和某汽車板廠應連帶承擔還款責任。
法院據此判決:一、原告某汽車公司與被告某汽車板廠簽訂的借款合同無效;二、被告某汽車板廠和江蘇某集團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共同給付原告某汽車公司人民幣六百萬元。
【本案涉及的相關法律問題】
1、合同第三人
合同第三人是合同當事人以外的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發生一定法律聯系的、享有特定的權利和義務、其行為影響到合同當事人或其他地位受合同當事人行為影響的獨立的民事主體。合同第三人在法律上的表現形態多種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五類:
第一類是合同內容涉及的第三人。該類主要表現在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即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給付。此類合同在保險業、運輸業信托業中較普遍。
2、債務轉移給第三人
合同法第84條的規定涉及的是債務轉移給第三人問題。即債務人與第三人協商并經債權人同意,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由第三人履行債務。在債務轉移中,債務人退出債的關系,第三人成為合同的當事人,由第三人作為新的債務人承擔履行債務的義務。債務轉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要達成債務轉移的協議,二是該轉移要經債權人同意。
本案中江蘇某集團公司主動向某汽車公司出具承諾函,自愿承擔向某汽車公司還款責任的行為顯然亦不屬于債務轉移。因本案無證據證明債務人某汽車板廠與第三人江蘇某集團公司達成了債務轉移的協議。
3、第三人主動加入履行債務
第三人主動加入履行債務是并存的債務承擔,即指原債務人并沒有脫離債的關系,而第三人主動加入債的關系,并與債務人共同向同一債權人承擔債務。目前,在理論上對第三人主動承諾履行債務的性質主要有四種觀點:
一是認為第三人的行為是保證,第三人是保證人;
二是認為屬于免責債務轉移,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獨立成為新的債務人;
三是認為屬于并存債務加入,第三人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責任;
四是認為第三人的行為屬獨立的代位清償行為,第三人獨立承擔責任。
筆者認為,第三人主動承諾履行債務的行為應根據案情區分不同情況加以認定,本案中江蘇某集團公司向債權人某汽車公司主動承諾還款的行為應屬于上述第三種觀點,即第三人主動加入,與債務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因江蘇某集團公司主動承諾還款的行為符合并存的債務承擔的法律要件,即本案所涉合同的債務人某汽車板廠并沒有脫離合同關系,仍承擔向債權人某汽車公司還款的責任,第三人江蘇某集團公司主動加入本案所涉合同關系,并與債務人某汽車板廠共同向同一債權人某汽車公司承擔債務。
第三人主動加入履行債務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債務人與第三人約定了還款份額,第三人按自己的份額與債務人一起履行債務,屬第三人部分履行債務;第二種是第三人未與債務人約定還款份額,第三人與債務人共同承擔還款責任。本案中江蘇某集團公司因未與債務人某汽車板廠約定還款份額,故應屬于第三人主動加入履行債務的第二種情況,即江蘇某集團公司和債務人某汽車板廠共同承擔還款責任。
4、江蘇某集團公司在本案中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本案判決江蘇某集團公司和某汽車板廠共同承擔還款責任主要依據在:
第一,本案借款合同所涉債務并未發生轉移。由于江蘇某集團公司既沒有和某汽車板廠,又沒有三方共同簽訂債務轉讓協議,故本案所涉合同的債務并未轉移給江蘇某集團公司,江蘇某集團公司和某汽車板廠應共同承擔還款責任;
第二,江蘇某集團公司承諾還款的行為不符合第三人代為履行債務的法律要件,債務人某汽車板廠不知道合同外的第三人江蘇某集團公司代其履行債務;第三,江蘇某集團公司承諾還款的行為符合第三人主動加入履行債務的第二種情況,即債務人某汽車板廠并未退出合同之債,第三人江蘇某集團公司主動加入合同,與債務人某汽車板廠共同承擔還款責任。
目前,我國民事立法在第三人主動履行債務方面仍屬空白,本案只能從民法理論上加以分析并作出判決,無明確的法條可引用,希望在今后我國即將出臺的民法典中能對此加以明確規定,以彌補現有法律在第三人主動履行債務方面的欠缺。
所以說作為第三人做擔保,我們一定要明白其中承擔的責任。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拆遷補償標準多長時間更新一次
2021-03-22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