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一方當事人的履行抗辯權成立則對方的履行請求權消滅嗎
這個是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問題,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且沒有先后履行順序,一方當事人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的權利。產生使對方請求權延期的效力,不具有消滅對方請求權的效力。
二、同時抗辯權成立要件
⑴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即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發生相互間的對價或牽連關系。雙務合同的對價性,只強調履行和對待履行之間具有互為條件、互為牽連的關系,要求履行和對待履行在義務的負擔上大體相等,但并不要求絕對相等,也不需要在經濟上完全等價。這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前提。
⑵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正因如此,當事人未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而造成給付遲延的要付遲延責任;若一方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則要由另一方舉證證明其已履行或對方負有先給付義務方可免責。
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是同時抗辯權與不安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的區別之一。只有當雙務合同雙方債務同時屆期時同時履行抗辯權才得行使。不安抗辯權和先給付抗辯權適用于有履行先后順序的合同當中,不要求合同雙方均屆清償期。
⑶須對方未履行或未提出履行債務。我認為這里的未履行應作廣義的理解,包括遲延履行、
不完全履行和部分履行等情況。當合同的一部分或全部沒有被完全正確地履行且其與另一方給付義務存在牽連關系時,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延緩其給付的義務。同時,還可以針對對方未完全正確履行合同造成的后果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的一方還必須履行或提出履行其相應義務,表明其積極維護合同關系的態度。
⑷須對方對待給付是可履行的。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設立就是為了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當對方的對待給付不可能或是給付已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就了沒有意義,則要通過合同解除制度來解決。
⑸未因違背誠實信用原則而被排除。若一方已為部分給付,對方不對待給付有違誠信原則的就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給付。誠信原則還要求雙方當事人要忠實于合同關系,即使一方有違約的情況,對方只能推遲履行以等待抗辯事由的消滅而不得拒絕履行。
可見,存在以下情況時排除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
①有先給付義務;
②雙方所負義務無牽連性或對價關系,比如依據合同性質或約定,雙方義務彼此獨立無牽連關系則一方不為給付不能成為另一方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理由;
③違反誠信原則。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21-01-28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在租房的時候遇到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3-10征地拆遷后農民就業問題如何解決
2021-02-04有關于果樹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