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例如地震、火災等自然現象以及戰爭等社會現象。
當然并非出現不可抗力就會導致合同解除,只有在不可抗力影響到合同目的的實現時,才能導致合同解除。
(2)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行為。
(3)遲延履行。遲延履行是指已屆履行期而能給付的債務,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未為給付所發生的遲延。然而,并非債務人的遲延履行行為必然帶來合同解除的后果,只有當“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債權人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債務人仍未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始得解除合同。
(4)其他違約行為。如完全不能履行、不適當履行、部分履行等也可能導致合同解除。當然,這是以債務人的違約行為構成根本違約或者造成合同目的落空為前提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行使合同解除權的程序
解除權,包括法定解除權和約定解除權,在性質上都屬于形成權。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一方將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送達到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就能發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而無須對方當事人的同意。也就是說,解除權的行使,應當向對方當事人以意思表示為之,不需要其他方式輔助,即可發生合同解除的效力。當事人一方行使解除權,應當通知對方,對方有異議權。如果當事人就解除權問題發生爭議,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解除權的行使,具體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1)解除權的行使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只有出現了合同規定的條件和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一方才有權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2)解除合同應當通知對方當事人,通知到達對方當事人時生效。當事人在作出解除合同的通知以后,不得隨意撤銷。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至于通知的形式,我國法律沒有特別的要求。
(3)解除權的行使必須及時。如果當事人約定了或者法律規定了解除權行使期限的,解除權必須在約定的或者法定的期限內行使。如果既沒有約定的期限也沒有法定的期限,不享有解除權的一方有權催告解除權人在合理期限內行使解除權,合理期限的經過將導致解除權消滅。當然,如果當事人對催告的合理期限有異議的,應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定。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了解除合同應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應依照其規定,否則不發生解除合同的效力。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法定解除權”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1-09醫療事故中對醫療機構的處罰有哪些
2021-01-31臨時工是否能確定工傷
2020-12-18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