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內涵不同
合同違約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或不按約定履行合同時,應給付對方當事人的由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一定數額的貨幣。合同賠償金是法律強制民事違法行為人向受害人支付用以彌補受害人因違法違約行為所遭受損失的金錢。違約金有法定違約金和約定違約金兩種,如固定比率,浮動比率是兩種法定違約金,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必須在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幅度以內,約定具體支付違約金的比率。約定違約金,完全基于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的自行約定,法律一般不加干預。賠償金是合同簽訂、履行中的違法違約行為導致的實際損失額。
二、責任前提不同
合同違約金和合同賠償金承擔責任的前提是各不相同的。承擔合同違約金責任的前提,一是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的約定和有關強制性法定,二是合同當事人違約行為已實際發生,且有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條款或者有關法規對某種合同規定了強制性法定違約金時,才承擔違約金責任。反之,不承擔違約金責任。承擔合同賠償金的責任前提是因合同一方當事人違法、不履行或不當履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后的懲罰和補償,關鍵是違法因違約且必須已造成損失。顯然,違約金責任前提是約定和法定。賠償金責任不是約定和法定,是以違反合同履行義務所造成的損失為擔責前提。
三、確定時間不同
違約金是合同訂立時約定或某類合同之法定,且未開始履行合同義務就將約定違約金的內容寫入合同條款。賠償金是合同成立后,在履行中或履行后因履行義務不當給一方造成損失時,事后根據違法違約過錯,造成損失多少依法強制履行合同義務不當一方向另一方支付與損失相應的貨幣或財物補償。兩者確定責任時間有事前與事后的明顯區別。
四、責任認定不同
違約金責任是否承擔,認定的依據是合同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是否有違約行為,有違約行為,則要承擔支付約定或法定違約金的責任,反之不承擔支付違約金責任。賠償金責任承擔,認定的依據是合同當事人一方因有違法(欺詐,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損害社會公益,違反法規)或者故意違約不當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而實際造成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可計可預見的損失,且要求主張合同賠償金的一方必須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另一方的過錯和所造成的損失,提供不了確鑿證據,賠償金的主張則不予支持。
綜合上面的介紹,合同違約金與合同賠償金在法律上是兩個概念。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合同違約金與合同賠償金的法律效力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關于違約金過高的規定
2020-11-11已過工傷認定和仲裁時效的工傷賠償糾紛并非已過訴訟時效
2020-11-26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價格
2021-01-07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律師函可以拒絕簽收嗎
2021-03-14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