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可以主張違約金。簡單來說,如果雙方協商解除合同,違約金以及違約責任可以根據協商內容來解決;當合同解除并不存在過錯方時,責當事雙方均沒有承擔違約金的必要;當存在過錯一方解除合同時,另一方是可以主張違約金的。
合同解除后,當事人能否主張違約金,就法學方法論而言,不能一概而論,應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而定。
1、當事人協議解除合同的,不論解除原因是什么,也不論當事人是否有違約行為,當事人是否應該向他方當事人承擔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應由當事人自行協商確定。
當事人在解除協議中對違約責任有明確表述的,則應該按照解除協議的相關約定來辦。因為《合同法》屬于私法范疇,當事人意思自治是私法的基本原則,只要當事人達成的合同解除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他人的合法權益,就是有效協議,法律沒有理由進行干預,更沒有理由進行否決。
當事人已經達成合同解除協議,按照《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終止。關于違約責任的相關內容是雙方之前達成,此時已經終止履行了的合同的約定。當事人不能根據已經終止的合同內容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其次,當事人達成的合同解除協議沒有關于違約方向守約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內容,視為守約當事人放棄了該項權利,對當事人自行放棄民事權利,法律沒有干預的正當理由。
若當事人協商解除合同,并達成相關合同解除協議,但協議沒有對違約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有相應約定的,當事人在解除協議后另行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損失是不可以的。
2、因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事由,一方行使合同解除權而導致合同解除的,合同當事人均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在合同履行中,發生不可抗力、情勢變更等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或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合同當事人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當事人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在合同履行中,發生不可抗力、情勢變更等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或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合同當事人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當事人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3、因一方違約,合同他方當事人單方解除合同的,守約當事人有權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解除合同主張違約金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雙方協商解除合同,違約金以及違約責任可以根據協商內容來解決;當合同解除并不存在過錯方時,責當事雙方均沒有承擔違約金的必要;當存在過錯一方解除合同時,另一方是可以主張違約金的。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
2020-12-21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