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金的性質是怎樣的
我國《合同法》第114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可以看出違約金具有如下幾個特征:違約金的數額由雙方當事人事先約定;違約金是由雙方約定的在違約后違約方向對方支付的一筆金錢;違約金的支付是一種違約責任形式。
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違約金約定的數額,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只是“根據違約情況”約定,而違約情況只能是在違約后才能知道,違約金確在違約前約定,因此會出現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或過低(比照實際損失)的情況。
在實踐中,如果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或者過低時,怎么辦呢?《合同法》第114條第二款作了補充性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按照合同自由原則,當事人的約定應當優先于法律的任意性規定,所以違約金責任應當優先于法定的損害賠償責任。如果按照《合同法》114條第一款的規定約定了違約金,在一方違約時,對方就應該支付約定的數額。也就是說不管損失大小(請求方并不對損失情況進行舉證),只要有違約情況就應該支付約定的違約金,該規定的“違約金”似有懲罰性。因此在有的《合同法》論著中在談到“違約金”的性質時稱:違約金具有懲罰性。
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同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義務。所謂公平原則,就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應以正義、公平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來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因此,應當認為《合同法》114條第二款的規定體現了“公平原則”。任何一方都不能額外地獲得利益,那么,從法理上來講,本人認為:違約金應具有補償的性質,沒有懲罰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土地流轉給別人,同意別人改變土地用途后會有哪些后果
2020-12-30拆遷安置房糾紛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11